他,是国内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器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技工,秉承“拧紧每一颗螺丝、装好每一个产品”,坚守一线岗位30年,一路成长为“大国工匠”。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王曙群。
如今说到王曙群,大家自然而然地给他贴上了对接机构的“标签”,或者说王曙群已经成为对接机构中国制造的“代言人”。这位中国对接机构的“打造者”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大国工匠”之路?
最初的选择
7年多前的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带领团队在浩瀚的宇宙书写了中国的一个传奇: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顺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天舟,对接机构经历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于王曙群总装的对接机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这样的评价,源于坚守,成于奋进。
现在回想起30年前的那个夏天,王曙群庆幸当初的选择。
1989年,从新中华厂技校毕业的王曙群,面临着很多选择,当时身处闵行的“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名闻遐迩,进到这样的企业是不少人的愿望。但面对抉择,他却甘愿迈进上海新中华机器厂(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前身)成为一名拿着低工资的普通工人。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没能去部队当兵,去造火箭也算是沾点边吧。”王曙群说。
没有高学历,刚进厂也不可能去总装火箭。“从拧紧每一个螺钉开始,我为火箭型号任务从事了7年的后勤保障。”7年的坚守,王曙群没有一刻停止学习,经他手的工装产品每次都圆满保障了火箭的成功发射。
机会来了。1996年厂里举办高级工培训班,当时仅工作7年但得益于中级工考试全厂第二的成绩,王曙群破格参加培训,而这次培训正好赶上了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新的任务、新的技术,一下子激发了我的激情,我想学,想好好学,恨不得想把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遇到的问题统统在培训班里能找到答案。另外,学到的新知识点,我也想赶紧在生产过程中实践起来。”王曙群回想起当初的情景,仍十分兴奋。
然而,当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问题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无解。“有时出了问题归零都不知从何入手,感觉越来越难,甚至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这个东西太难了,到底能不能做出来?”王曙群坦言,当初差点被自己打倒了。
到底有多难?对接机构上面有一百多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近三百个传递力的齿轮,750多个轴承组合,1.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等。各种各样的接插件,密密麻麻的电缆线。看看都让人眼花缭乱,更不要说进行完美装配了。当然,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王曙群和团队的过去时了。
执着的坚守
在厂房的展示厅里,王曙群指着第一个对接机构样机深情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在万米高空要实现两个重达8吨多的飞行器的对接,最主要的部件就是对接机构中的12把对接锁,这12把锁的锁钩必须同步锁紧、同步分离,对接、分离时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要“天衣无缝”,而且结合时须保持平稳,不能剧烈晃动。
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王曙群带领团队在装配中必须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起初,经过多次试验还是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较大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没有规律,一下子陷入迷惘。”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核算、反复评审,确定设计原理和方案都没有问题。“这样的话,问题肯定出在装配过程了。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人的交会对接梦想就无法实现,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多年付出的心血就会白费。”
就是从那天起,他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甚至在饭桌上也会不自觉地用手比划,老婆孩子都以为他中了“邪”。他笑着回忆,记得有一个周日,在车间里加班,外面下着暴雨。这时手机响了,是爱人让他加班结束后去接一下正在补课的儿子,手里拿着电话,脑子里却在想着装配的事,心不在焉地对着手机说:“知道了!”说完又忙起了手里的活。可是当他加完班,两脚刚跨出厂门时,突然没了方向,该到哪里去接儿子呢?最后,孩子是自己冒着暴雨回到了家。
回忆起那段日子,当时企业效益不景气,加上加班加点特别多,“钱挣得不多,家里也照顾不了”成了家人抱怨的话。不善言谈的王曙群总是对家人说:“这是国家任务,这是我的责任。”
一边是家人的抱怨,一边是内心的执着,王曙群还是选择了坚守。他坚信,前进的路虽然艰辛、曲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与王曙群一起奋战对接机构的老伙计王炜说,就这样,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王曙群终于发现钢索在大载荷传动下会变长,其张力也就下降,这就导致了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找到问题的症结,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工艺方法,一举解决了长时间困扰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为中国制造的对接机构注入了创新元素。”
在对接机构研制中,为了提高装配的可靠性,王曙群还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用实践证明了中国工人的智慧。
使命的传承
“我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主要是赶上了好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才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王曙群也一直把他的荣誉归功于他的团队,“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对接机构总装班组的组长,王曙群觉得自己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进步。这几年,厂里为王曙群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他看来这绝不是“荣誉机构”,而是一个引领同事和徒弟们共同前进的创新平台。他和徒弟们讲,这个工作室24小时开放,随时欢迎来切磋。
“老王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偶像和榜样,在工作中他会抓住任何机会培养我们。”总装工夏巧伟说,有一年夏天任务不是特别多,天气又特别热,下班后年轻人都猫在宿舍打游戏。老王看着着急,下班后亲自带着他们一起在车间“一榔头一锤子”示范,提高年轻人装配技能。“正是老王身上的那股子劲,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每一个螺丝,每一个单品都可能决定我们的产品在天上能不能正常运转,而事关载人航天器的产品,更是决定着航天员的生命和安全。”王曙群的徒弟赵杰说,自打进厂的第一天,师傅就让他感知承担的这份工作肩负的责任之大。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让徒弟们始终把“严慎细实”四个字深深烙在脑海,嵌入自己经手的每一个产品。“师傅也一直跟我们说,我们的工作最终是要出产品的,绝不能只一味地听指令,而是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想方设法在岗位上体现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八个字已经成为王曙群班组的价值观。近年来,结合宇航产品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与单件、手工、技术新的装调难点,王曙群带领班组完善岗位依据目录百余项,重修专项操作规程5篇,完善考评奖惩条例,全面推进“星级现场”的管理。
如今,王曙群带领的这支平均年龄38岁的17人班组,已然成为中国航天领域的一个标杆,多次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金牌班组”“上海航天金牌班组”等称号,而组员们更是多次斩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2018年,王曙群班组还成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唯一一个技师比例突破80%、双师比例达18%的技能型班组。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王曙群写在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更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传承弘扬航天精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前后,我国的空间站将建成运营。现在,王曙群和他的组员们又已投入到紧张的研制生产中。人们期待着,王曙群团队打造的对接机构在浩瀚宇宙完成一次次美妙的“太空之吻”,打造属于中国人的太空家园。(记者 刘锟)
转自:解放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