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如果平日里遇到科技委副主任、重点型号总师朱坤,着装休闲、说话朴实的他,常常手里捧着保温杯,笑起来甚至有几分孩子气。
工作中,“朱坤带领的团队胆子最大、不怕失败”已成公认。这股劲头让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诸多辉煌:解决10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他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膺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11”人才、何梁何利奖……将这些荣誉集于一身的朱坤,却总将这句挂在嘴边——“这些都是团队的贡献,不要算在我一个人的头上”。
作为新时代中央企业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朱坤常说,航天技术难度很大,必须通过创新超越前人,也必须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扎进去研究。航天事业如今的蓬勃发展依靠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秉承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信念和精神,敢于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开拓进取,研发出一代代大国重器守家卫国。
有一年,某型号首次演示验证试验,遇上了万里晴空的好天气。然而,现场人员的心情并不晴朗。之前,针对一项关键技术的试验进行了十多次,但大多遭遇失败。很多人心里没底:“到底行不行?”
果不其然,接下来两次测试任务又以失败收场。此时,朱坤带领的试验队员并没有沮丧。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分析讨论,忙到深夜。
转天试验,在场所有人都瞪圆了双眼,屏住了呼吸。一道白光闪过,试验场传来欢呼声和震耳欲聋的掌声。后续三次试验接连获得成功,试验队员终于把积在心中的压力连同兴奋一起宣泄出来。
据悉,通常一个型号的技术创新率达到30%至40%,就处于创新率的高位,而该型号的技术创新率高达70%,产品零部件数以十万计,做到100%无误,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长沙人,朱坤非常推崇曾国藩的名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失败只是经历,不是结果。咱们目标很明确,最后肯定是成功。”他说。这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队中的每个人。
朱坤带出了一支敢于创新的团队,在他的队伍里,不用墨守成规,不必迷信权威,可以质疑、吵架,但要用技术、事实说话。
在一次零部件改进工作中,年轻同志提出的方案与老同志的方案存在巨大差异。双方争执不下,朱坤做出决定——“做实验”。老同志的方案曾用于多个型号,稳定性毋庸置疑。试验中,该方案使零部件性能提高了50%。然而,年轻同志的方案将性能提升了120%。最终新方案被采用,并被其他型号选用。
“创新一定要有自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只有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才能取得进步,才能赶超先进。”朱坤常常嘱咐团队成员,要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小心求证,不能光敢想,还要能实现。他将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敢闯敢创的作风传给学生、助手和身边同事,带动更多干部职工重视科技、尊重创新。目前,朱坤的团队中已有32人担任不同型号总师、副总师。他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出硕士38人、博士后1人。
航天人矢志砺剑,剑也砥砺人才。正是以朱坤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发挥创新拼搏的精神,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不断显现,重大创新项目竞相涌现,在武器装备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就在于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回顾几十年的工作,朱坤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不仅铸就国之重器,也展现了作为科学家背后的矢志报国、不懈追求的精神。在航天发展历程中,代代航天人中有隐姓埋名数十年,默默在实验室辛勤工作的人,也有义无反顾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到祖国的人,还有的人在科学实践探索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那种将毕生所学与祖国命运、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至诚报国的大担当、大情怀一直激励着我辈奋勇向前,勇攀新的科技高峰。”朱坤说。(郭倩 王旭)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