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整个西安城,灯火璀璨,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热闹欢腾,一派盛世欢歌庆新年的繁华景象。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19年春节假日,西安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实现旅游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40.35%,而“西安年·最中国”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7亿!成为2019年春节期间,微博最火爆的“新年话题”!
作为“西安年·最中国”的核心区域,曲江新区大放光彩,各项庆祝活动精彩纷呈!而大唐不夜城,这条“盛唐天街”,更是接待412.34万人次。可以说,在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创造了庆祝之最,再次成为春节期间全国年味儿最浓、人流量最大、关注度最高、传播面最广、点赞率最多的热点和亮点街区。
本届“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以盛世中国年·炫彩最西安为主题。以“和、福、乐”为核心,深挖文化内涵、提升亮化美化、融入硬科技元素,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丰富各类演艺内容等十三个方面全面升级,为四海宾客打造一场最具中国味儿、最现中华魂、最传西安情的文化盛宴。
一、最精彩---全面庆祝,异彩纷呈!
2019 年春节期间,曲江新区通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异彩纷呈的创新节目,全面展示大西安古今结合创新发展的新特色,进一步彰显了大西安城市的实力、魅力和影响力;通过全面挖掘文化内涵,传承非遗特色,举办了一系列包含中国年文化、大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老字号文化等主题内容的活动,为游客带来最中国、最美好的春节记忆!
本次活动,将大唐不夜城分为六大主题区域,炫动演艺区、潮玩科技区、盛世华章区、民俗联欢区、唐风禅意区、万众祈福区。每个区域根据其主题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活动布局,涵盖氛围营造、主题演出、主题巡游、饕餮美食、文创集市、休闲体验、文化活动七大类内容,让西安年·最中国的文化核心得以多维度展现。
二、最炫亮---流光溢彩,盛世年景!
2019年的春节,大唐不夜城夜景被称"最美天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大唐不夜城整条街区,以大唐盛世为背景,在炫彩亮丽的光影科技打造下,各色光源将现代建筑、古典雕塑、树木景观照亮,流光溢彩,灯火通明,整条街区灯光璀璨,气势恢宏!
同时,音乐,光电,流水,喷泉更是交相呼应,光影中的仿古建筑流光溢彩,宛如大唐盛世再现,霓虹闪烁,明亮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烟火,绽放在这诗意的长廊上,仿佛梦回大唐。游人徜徉其间,尽情感受古典与现代,深厚与时尚融合的氛围,尽情沉浸在这盛世欢歌,享受这盛世年景!
三、最热闹--浓浓年味,创新传统!
大唐不夜城,在新的一年里,将古代盛世场景与现代化的年味充分的结合在了一起。以充满了辉煌的宏大场景和非凡热闹的城市韵味,不仅展现了西安作为千年古都的风光,为游客重现了大唐盛世感觉,更重要的是,新年里的大唐不夜城,将热闹发挥到了极致。
节日里,除了弘大唯美的光影亮化,大唐不夜城整条街区更是张灯结彩,据悉,今年新增了各类创新的庆祝活动,如新春灯会、彩车巡游等,让整个街区热闹非常。而一场以“盛世欢乐大巡游”为主题的彩车巡游,更是把新年的庆祝活动推向了新高度,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热情高涨,在浓浓年味,体会着创新与传统!
四、最美味--特色美食,尽享风情!
这里是极具“长安风味”的美食聚集地。长安美食区位于新乐汇,集合回民街、永兴坊、袁家村等西安著名文化美食街区,以及春发生、德发长、老孙家等著名品牌,还设置互动舞台,现场表演磨豆腐、打年糕等食物制作过程。来长安,品尝盛唐味道!
这里是“中国味道”的美食集群!还有来自全国28个地区、50余种美食类别;成都三大炮、重庆小面、开封灌汤包等各种国内特色美食;不仅仅展示小吃,更有食物赋予我们的中国文化!
这里还是国际美食的盛宴场!在丝路美食区,引入近49个国家特色美食种类,分别包含亚洲国家16个、 欧洲国家18个、非洲3个、北美洲8个、南美洲5个。流连于此,游客跟随古人的脚步重走丝绸之路,品尝丝路美食。丝路美食区设置互动小舞台,现场展示表演新加坡咖喱饭、日本料理、泰国料理等,以丝路美食盛宴和文化内涵重现华夏文明、万邦来朝,来这里,感受盛唐荣耀!
五、最文化--多元文创,国际风范!
大唐不夜城,以国际化的文化视野,聚焦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文创产业的打造,特别是作为丝路文化的重要聚汇点,重点打造丝路文创区,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展位,展售当地的特色产品、工艺品,以及进行当地旅游文化推荐。如俄罗斯彩蛋、巴基斯坦木雕、哈萨克斯坦毡毯等。
这样的布局,彰显了大唐不夜城在“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的大视野、大气魄,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中国年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盛世。大唐不夜城,打造文创区,让各国文化尽情交融,让中国文化有力彰显。
六、最神韵---炫动演艺,城市神韵!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曲江新区持续深化“文化+”战略,打造各类充满文化气息的演演艺活动,打造出2019“西安年·最中国”。
据悉,活动期间,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设置舞台23个,其中1组主舞台及3组副舞台,西安年原创定制类演出、全国代表性经典演出、新音乐类演出等综合性演出、在这些灯光璀璨的舞台上、弦歌不断、舞影翩翩。
据初步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进行主题演出210余场,19组主题音乐舞台和20组行为艺术表演,从早上9:00至次日凌晨1:00进行全天候不间断演出。而在大雁塔北广场和开元广场,分别推出《再回大雁塔》和《再回长安》文化主题演出,一幕幕场景,气势恢宏,美轮美奂,多次掀起活动高潮,让一个更具文化气息和文艺风尚的西安更加鲜活的呈现的游客眼前。
七、最动听---新年新韵,盛世乐音!
新年里,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音乐舞台上演了新年主题音乐。民谣solo、流行串烧、吉他、小提琴、琵琶等,虽然气温已低至零下,但现场表演者的热情一点都没减退,不断有围观的游客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行进间隙,还不时有行为艺术者穿梭于街区间,让你置身音乐之城。
据悉,自2017年5月《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后,曲江新区相关软硬件设施及配套环境建设迅速响应,从此,这座城市的上空,时常回荡着经典的旋律,音乐正在塑造着这座城市别样的气质。
每天晚上,街区上每隔几米就能看见,不同形式的音乐演出,到尽兴处时,不少市民游客还自发上台表演,配合着华丽炫酷的灯光整个街区不仅时尚感倍增,也更加亲民,来这里听歌,已经成为很多西安人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八、最文艺--文艺风范,盛世华章!
锦秀华年的大唐不夜城,充满着浓重的文艺气息!为新年里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陈韵和文艺的风范。
在贞观广场,打造是盛世华章区,主要由李世明雕塑和四大场馆构成。四大场馆分别是指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曲江电影城、西安美术馆,他们的建成开放,使这里成为西部文化艺术的聚集中心和演艺娱乐的国际平台,成为西安高雅艺术和时尚潮流的发源地与集散地。
当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当水彩文墨与现代美术和谐融合,当盛唐舞乐与电影文化激情碰撞,这座千年古都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魅力与璀璨。
九、最时尚--时尚之都,魅力绽放!
大唐不夜城,把城市的历史神韵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唐文化体验区,临街还设置唐服饰体验馆5大场景内容,以唐酒、唐茶、唐服、唐乐、莲花装置等内容组成,并以唐文化体验为主。让市民及游客穿越盛唐,触摸历史,让游客感受大唐的时尚文化之源远。
为了增强市民游客的参与互动,此次西安年共设置五大休闲体验区,涵盖了民俗、游艺、时尚网红、唐服体验、影视互动等5个类别,规划出50余款体验项目,集合了游艺、玩乐、休憩、合影、科技互动等多种功能,满足各群体、各年龄段的多样需求,带来妙趣横生的精彩体验。
在网红体验区,未来网红区主要以炫彩、梦幻、科技感为主要元素,内容规划为花海、夜游花神、远古的传说、流光溢彩、伸缩玫瑰花、呼吸灯森林6大部分。在亲子科技区主要以花、森林、动物为主要元素,内容规划为升空的烟火、彩绘世界、烟花喷泉、积木城市、绚烂滑梯、沧海桑田、小球精灵、精灵音乐会8大部分。
同时,临街设置有各类时尚、潮流网红店多种场景装置,更好的迎合年轻人的拍照、拍抖音等互动需求。让这座时尚之都,魅力绽放!
十、最创新---创新科技,盛放夜空!
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各项庆祝活动中,最突出的,就是大量运用创新科技,以声、光、电等创新科技, 从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最南边进入街区,八根美轮美奂的LED灯柱营造出浓厚的唐文化氛围,两边的行道树星光闪闪,100多盏扇形灯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上,每个扇形灯都加有6个可动的电脑射灯,一束束光柱射向夜空,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投射在地面上,又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把新年的热闹场景和繁华气氛营造的淋漓尽致。
这些创新科技,绽放西安夜空,让西安年更加璀璨夺目,让游客感受到现代艺术和智能科技带来的惊喜与震撼;感受到最具中国味、最具西安味、最具年俗味的文化旅游体验,让“西安年·最中国”再次叫响全球。
在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的活动打造中,北京国艺中联文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策划、制作并出色完成了相关活动,其中,“盛世欢乐大巡游”彩车巡游、《再回大雁塔》《再回长安》大型舞台演出等活动,更是为国内外游客带来精彩和惊喜,赢得广泛好评。
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以打造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节庆文化品牌和成为西安市城市文化旅游营销的大IP为总目标,以深挖文化、重视传统、注重创新、彰显特色、强调融合为五大原则,深入挖掘中国年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中国年文化精髓,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特色,集中展示出中国年文化、大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文创产业、音乐艺术文化等多方面文化精髓,为四海宾客打造一场最具中国味儿、最现中华魂、最传西安情的欢庆盛宴。
转自:号外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