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地携手北京铁路局 首个“公转铁”绿色物流基地启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24





  2019年1月23日,由北京铁路局和锦绣大地共同打造的首个绿色物流配送基地,在北京货运中心大红门营业部西货场揭牌。这是北京局集团公司和锦绣大地充分利用铁路绿色运输的优势,试点“公转铁”替代汽运方式,联手打造的第一个农产品供应链基地枢纽和城市集配中心。

  


 

  北京首个“公转铁”绿色物流配送在大红门货场揭牌
 

  今天揭牌的绿色物流配送基地位于南四环中路南侧1公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设计分为存储及分拣区,共6070平方米。设计存储量4000吨,年吞吐量24万吨。据了解,双方还将根据战略布局,环北京建设和打造一系列枢纽和集配中心。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雷、总经理李荧,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洋、锦绣大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颖共同出席了今天的揭牌仪式。与会领导共同观看了物流配送基地作业情况,现场展示了绿色物流货车启封、卸车、交接、入库、配送等环节。
 

  北京农产品年消耗量约为2200万吨/年,现阶段入京70%的农产品都是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完成后再配送进入终端。据估算,用公路运输方式将农产品经由津冀运达北京城市物流中心,货车每年在京津冀地区排放的CO2量达到36.15万吨,再将相关农产品送入终端消费市场,每年还将在北京地区增加26.50万吨的CO2排放。如改用“公转铁”方式,每年京津冀地区将减少CO2排放量为62.65万吨。其中北京地区减少不低于26.15万吨。同时,“公转铁”方式将每年减少进入京津冀地区30吨货车73万辆次,减少北京地区2吨货车1100万辆次。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雷在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协调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势,试点“公转铁”方式替代汽运方式,可以为搭建为首都民生服务的绿色物流配送体系,为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出贡献。
 

  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洋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北京铁路局、锦绣大地绿色物流配送基地,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北京局集团公司和锦绣大地联合试点农产品供应链升级和“公转铁”相结合的第一个项目。铁路运输不但绿色环保,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通过“公转铁”方式还能够保证首都农产品稳定、平价的供应。双方利用现有铁路货场的区位优势,盘活资产的同时,联手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基地枢纽和城市集配中心,对升级和创新首都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这一项目的成功探索,有助于首都蓝天建设,有利于北京民生保障,锦绣大地将积极推进双方的合作深入。”

  

  

  


 

  “公转铁”将更绿色地保障首都民生物资供应
 

  据锦绣大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颖表示,锦绣大地是北京西部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这几年锦绣大地致力于打造符合北京市未来发展要求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此次北京铁路局和锦绣大地合作的大红门绿色物流配送基地项目,是在锦绣大地涿州中央仓的基础上,民生物资在河北涿州集结,通过小编组列车定时运输至北京大红门基地,由清洁能源车再进行市内精准配送的绿色联运流程,实现全流程绿色物流生态。北京铁路局和锦绣大地的合作打造“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物流新体系,有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利于北京民生保障,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此次与北京铁路局合作,锦绣大地已形成了完备的解决方案。在交易流方面,锦绣大地2015年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将商家的线下实体店升级线下展示店、体验店,同时线上搭建电商平台。线下洽谈,线上下单。为平台商家提供交易的全方位软件服务。在资金流方面,锦绣大地成立电子结算中心,搭建结算系统实现线上订单和线下订单的统一结算和代收代付。2017年初成立了商业保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及管理数据的积累,为平台商家提供多种产品形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物流体系方面,2016年成立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搭建了基于WMS系统搭建中心仓及集配中心,作为第三方统一管理商家的货品,替代传统的商家自行管理经营方式。同时也搭建了TMS系统,通过平台撮合的方式让商家获得优质的物流和配送资源。实现共享仓储和共同配送。在农产品产销地互联互通方面,锦绣大地利用平台整合能力,为产地农产品提供分销解决方案,为采购商提供采购解决方案。
 

  锦绣大地是北京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主要经由节点,干果、调料占北京供应的70%,粮油占33%,牛羊肉占50%。近年来,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锦绣大地积极转型升级为农产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为农产品流通各环节提供运营服务、软件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采销解决方案。近两年在创新和升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上,已成功落地了一系列新的模式。

     转自:中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