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2018美好生活创造者高峰论坛”上,共享汽车新锐企业嗒程获得了“2018美好生活创造者——创新型共享出行服务运营商”的荣誉和奖项。会场上不少投资界人士、创新公司代表及媒体观察人士,对嗒程表示了祝贺。
据悉,此次有多个领域中的“美好生活创造者”头部企业参与了高峰论坛,包括今日头条、每日优鲜、爱奇艺、拼多多、瑞幸咖啡等。而嗒程作为共享汽车出行服务的代表,获得了与会人士的好评。
模式创新创造美好出行
嗒程作为一家新锐公司,创立之初以C2N模式在市场亮相,就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表现。“C”,顾名思义,即“用户端-Consumer”,“N”源于数学的“无限多”。“C2N”则是“基于用户中心的无限需求满足”,同时由用户自发所衍生的新需求正向推动平台服务开发、迭代和升级。简言之,C2N所带来的是共享汽车底层商业逻辑的改变,即“用户驱动服务”。
比如,分时租赁领域以“用户”为中心自助式选择车辆、司机、路线、拼友的“全自主型”模块产品,约车领域的私家车主可以用租车的方式,开展网约车、拼车、顺风车、专车等业务,普通用户也可以发起同行拼车等需求。这一模式给共享汽车行业带来了商业思路上的新变革。
而且C2N模式还具备延展性。虽然嗒程已经将业务线延伸到车辆应用的各个场景,但他们的愿景还不止于此。在车辆之外,嗒程正在打通信息和电商。嗒程首创了“信息服务”板块,未来将满足平台两端用户的信息沟通、约车、同行、自驾出游、车友会组建等各种需求的撮合。同时,嗒程已同步推出自己的商城系统,该系统会提供商城充值、潮流科技产品的在线购物积分并以此兑换相应的出行服务。
正是因为这样的模式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成立后不久,嗒程就与云度汽车、北汽新能源、博驰新能源、中创高科、特来电、重庆猪八戒网、中国人民保险、自驾游协会、朋友租车、裕德租车等行业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作为新锐企业,嗒程还致力于自主研发和精细运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分时租、长租、约车、红包车、以租代购等多样化服务,开创出行领域新品类,首创免费用车新模式,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改善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养车贵、摇号难等用户痛点。在共享汽车车辆订制、智能云镜、无人驾驶、T-Box自主研发等层面,嗒程也走在了共享汽车行业的前沿。
在共享出行领域最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方面,基于出行服务、移动生活服务、车联网等平台,嗒程建立大数据中心,构建智能的运营决策系统。通过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用户用车行为数据分析,进行前瞻性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服务细节,建立起“人-车-机-生活”的四位一体生态服务系统。
这些做法,令嗒程从诞生之初便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在共享出行鱼龙混杂的现状下,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城市发力后劲十足
2018年8月26日,嗒程开始在城市发力。首选在交通重镇郑州。次日,“公交卡换车”活动正式发布,拉开了共享汽车市场的新战局;9月12日,“嗒程红包车”正式上线,实现了红包车全城覆盖,用户不仅免费用车还能赢取奖励,赢得无数好评。近期,嗒程着陆三亚,2019年也将进军更多城市。目前,嗒程在郑州已经投放500余台车辆,以云度π3紧凑型SUV为主,覆盖网点85个。
由于获得不错效果,嗒程逐步清晰业务规划。在横向业务方面,包括分时租、约车、以租代购等全方位的服务,整合社会多种运力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品牌、多动力、多价位的出行服务。
在纵向业务链上,嗒程会从车型订制、研发、后市场、保险、网点合作、充电以及用户出行相关的购物、娱乐、社交等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与多家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打造未来出行的美好生态。
具体到业务层面,2018年嗒程推出了分时租、长租、包夜租、约车、红包车等业务板块,并且推出特色套餐,包括节假日、周末、特定线路通勤班车、野外郊游等等。同时B2B业务如物流、旅游平台、企事业单位商务接送、高端商超接驳车等也将逐步上线。
换言之,嗒程构建的是以出行服务、移动生活、汽车社交、汽车后市场服务为主的“四大平台”,同时扩展的是分时租、长租、约车、以租代购、同行、优选商城、汽车社交、C2N“八大业务”。
这样下来,嗒程的后劲在于,建立“全自主型智能移动出行生态圈”,即以人工智能、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征信、场景、高精地图拟合C2N出行需求,实现“人-C端用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管理,涵盖学员、准车主、车主、车友、二手车车主的身份演变;在“车端-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看车、试车、选车、买车、用车、养车、后市场等诸多需求;在“生活端-衣、食、住、用、游、娱、行”全场景覆盖,并通过跨界合作,打通酒店地产、旅游景点、商超门店、线下餐饮、新零售实体店等客流终端。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带来更加绿色、经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
转自:号外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