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部署,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长治久安。对于江夏烟草而言,助力乡村振兴既是社会责任,也是发展机遇。在推进过程中应精准施策、协同共进,以细致服务贴近群众,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练好“绣花工”,彰显服务为民“本色”。推动全面振兴,就是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责任,主动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理论、深入基层、摸透村情、理出思路,做到心中有群众、眼中有蓝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有行动;始终把实干作为第一追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带头强化担当实干,锤炼硬核本领,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真功、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始终把反馈作为第一导向,建立常态化民意收集与回应机制,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定期回访、组织村民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及时梳理、分类,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打好“组合拳”,提升振兴发展“成色”。要坚持党建赋能,厚植发展的“底子”,深入推进“我为乡村振兴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一下三民”活动,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优势,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党员职责“亮”出来、让村级阵地“强”起来、服务群众“实”起来;凝聚帮扶合力,压实发展的“担子”,与片区省市区企事业单位驻村工作队紧密配合、攥指成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工作经验,讲好驻村帮扶故事;要做好产业发展文章,找准发展的“路子”,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充分发挥行业特色资源优势,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授鱼”到“授渔”的良好转变。
下好“创新棋”,增添乡村振兴“亮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能的关键变量。要在治理模式上求突破,积极依托数字技术搭建“智慧乡村”管理平台,将基层党建、民生服务、环境监测等模块有机整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与便捷性;在人才培育上出实招,通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为村民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设立“候鸟型”专家工作站,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乡创客”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文化赋能上见实效,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结合乡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文化IP,打造农耕体验园,让游客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举办乡村艺术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提质、生态增值、治理增效,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江夏烟草 周余帆)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