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展上,思翼科技提到的“混源开放生态”其实并不简单
5月22日,在深圳福田的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思翼科技首次展出了包含链路系统、吊舱/云台相机、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和软件产品的5大产品线,提出了“混源开放生态”概念。当是时,行业人员大多着目于新品链路、吊舱产品发布,却忽略了这一“生态”概念,其实并不简单。其中蕴含着智能机器人企业快速扩张的“另一条路”。
据思翼科技市场相关人员透漏,该“混源开放生态”兼具开源生态“兼容性”“快速集成”的特点,和闭源生态“简单易用”的特点,依托于SIYI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软硬件布局,和PX4、Ardupilot开源生态的丰富产品选择,拿来即用,快速响应需求。为无人机与智能机器人行业整机企业快速集成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
什么是“混源开放生态”?
“混源(mixed source)”按百度百科定义,是指“兼有闭源和开源特性的混合体”,业界共识认为混源并非开源与闭源的对立,而是聚焦解决方案的技术整合。自2021年,思翼突破云台控制算法和相机影像技术等核心技术,发布首个云台相机产品A8 mini,开启企业愿景“赋能与构建智能机器人生态”,加速启动在生态方面的布局。
2022年,思翼发布30x高清变焦相机ZR30、10x迷你变焦相机ZR10、工业级三防云台相机A2mini,以及15KM图传手持地面站MK32,链路/吊舱双产品线初步成型。
2023年,发布首款开源生态飞控N7 Autopilot,H7双精度浮点运算,双IMU冗余、双磁力计冗余。突破飞控产品线布局。
2024年,发布D6行业动力系统、首款软件产品UniGCS,动力、软件双产品线实现0-1的突破。3年时间,5大产品线生态初步成型。
2025年年初,4月,思翼发布E6动力系统,较同级别六系动力单轴推荐拉力提升约5.9%;5月,在深圳无人机展会上,正式明确提出“混源开放生态”的概念,同时发布UniAI Studio AI训练开放平台,零代码训练专属AI模型,赋能多元化需求创新。
*图片取自企业官方介绍资料
- 硬件 - 五大产品线核心技术积累
在硬件层面上,思翼通过提供不同定位的核心零部件产品,赋能整机企业根据多元化需求,快速选品集成。一方面,是自有覆盖吊舱、链路、飞控、动力的核心零部件产品矩阵,另一方面,适配MAVLink开源生态、和SIYI及第三方商业生态的所有产品。从主流开源飞控、吊舱、测绘相机、动力套,到抛投器、喊话器、探照灯、农药喷洒装置等负载设备,为整机企业提供一种丰富的选择空间,拿来即用,快速创新。
*图片取自企业官方介绍资料
- 软件 - UniGCS打通一线飞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在软件层面上,通过发布UniGCS地面站软件,实现更简单、更符合一线作业人员逻辑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控制。由于基于开源生态开发,该软件产品得以超脱SIYI硬件生态,即使不使用任何思翼硬件产品,也可以使用。相较于传统MP、QGS等开源地面站软件,全中文界面,采用类似手机、平板电脑的UI排布,整合非常用功能,界面干净清爽,像玩手机一样操控无人机。简化快速使用流程,集成显示常用功能和数据表盘。针对巡检、测绘等高频次场景,内置AI跟踪跟飞、可见光红外分屏、智能测绘航线规划、自定义电子围栏、摇杆死区设置等常用功能,让生态产品更好用、更易用。
综合硬件产品布局,和软件赋能,思翼“混源开放生态”得以兼具开源生态和闭源生态的优势,兼容SIYI及第三方商业生态所有产品,赋能整机企业,在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多元化需求下,快速集成与创新。
*UniGCS航线规划界面
为什么要做“混源开放生态”?
2020年前后,民用行业级市场日渐成熟。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作为生产力提效工具,被广泛应用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催生出复杂的多元需求。传统开源生态,一线飞手难以上手,闭源生态兼容性差。对多元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集成和创新能力,成为整机企业迅速扩张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这个关口,思翼提出“混源开放生态”,将“简单易用“的属性与闭源生态解套。依托于思翼核心零部件生态、Ardupilot / PX4等开源生态旗下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整机企业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快速选配合适的产品,实现快速集成创新。本质上,是顺应行业发展,为整机企业提出了开源和闭源生态之外的另一条路。相对于多元化的需求,单一闭源生态很难覆盖全部应用场景,低空经济走向如海外市场一般的生态主导、百花齐放格局是必然结果。令人惊讶的是,思翼科技自2021年,民用低空经济刚开始爆发的阶段,提前开启生态布局,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方。
*传统开源地面站Mission Planner 操作界面
思翼“混源开放生态”目前的实际应用场景有哪些?
如业界共有认知,“混源”并非开源与闭源的对立,而是聚焦解决方案的技术整合。据思翼市场相关人员披露,思翼“混源开放生态”已成功赋能海内外多家不同规模的整机企业,实现快速产品创新。
2025年初,思翼经销商RC(化名)在迪拜无人机展上展出了一款新型迷你车载无人机,采用开源生态飞控及自有机架,集成SIYI ZT6 系列迷你双光吊舱、A8mini系列迷你4K云台相机,赋能交通巡逻应用。机型小巧,可直接置于巡逻车内部,节省空间,简单易用。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客户的关注。
同年4月,泰国本土老牌植保无人机厂商NB(化名)基于SIYI UniRC 7 系列高性能手持地面站,开发了一款远距离通信的农业植保无人机,针对泰国地区热季高温长航时作业问题,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1080P 1600nit高清大屏,正午逆光也清晰。实际飞测植保作业1.5km(飞抵电子围栏),全程无卡顿无花屏,稳定流畅。
而无人机之外,思翼“混源开放生态”的影响已辐射到无人车船、机器人、机器狗领域。2025年3月,某欧洲品牌(客户匿名)采用SIYI全家桶,即A2mini三防云台相机、N7飞控、GPS模块、思翼AI跟踪模块二代、UniRC 7Pro 手持地面站、UniGCS地面站软件,集成创新新款智能巡检无人车。能够智能识别巡检画面中的目标物体(如车牌等),实现智能跟踪检视。
通过“混源开放生态”,客户得以兼容SIYI及第三方商业生态、MAVLink开源生态产品,组合不同产品实现快速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市场和多元化需求,快速推出新品抢占市场。
浅谈该生态发布对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的可能影响
在无人机及智能机器人产业内,产品生态以“开源”“闭源”两大山头为主,海外厂商多以开源生态为主,围绕PX4、Ardupilot等主流开源生态开发产品。但由于核心贡献者多分布于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生态汉化做得并不好。功能排布倾向模拟、测试、调参等技术思维,一线飞手操作较为困难。
与之相反,国内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领域大厂,多打造自身闭源生态,软件易用,特定功能完善,但与硬件强绑定,不同厂商间硬件兼容性较差。中小型整机厂商要么直接购买闭源生态全套产品,要么完全采用开源,难以快速集成创新。
思翼混源开放生态的提出,为这类无自身搭建闭源生态的厂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硬件选择更丰富,更容易集成创新,更快速响应多元化需求,且软件更简单,一线飞手普及难度更低。可以预见的是,就像一条鲶鱼进入了鱼塘,新势力的诞生,必将促进低空经济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转自:鹰潭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