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前浪“领航 ”后浪“逐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22





  近年来,浠水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始终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工程”,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完善“师带徒”机制、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为青年员工铺设成长快车道,让青春力量在基层岗位绽放光彩。

  实施“青蓝工程”,筑牢成长根基

  既要让青年员工“站得住”,更要让他们“长得快”。浠水县烟草专卖局基于这一理念,实施“青蓝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起“理论筑基 + 实践赋能”的一体培养体系。

  在理论培训环节,县局通过“线上微课+线下集中授课” 相结合的方式来夯实青年员工的理论根基,在线上,充分利用烟草网络学院平台,既能借助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夯实专业基础,又能通过灵活的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让学更具自主性。在线下,依托“红烛”党建品牌全力打造青年思政教育阵地,成立青年理论学小组,用“青言青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紧扣专卖监管、卷烟营销业务工作,结合各自岗位职责,谈认识、话创新举措,推动青年理论学小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实践赋能方面,县局遵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规律,针对性加强培养锻炼,有计划将青年员工安排在专卖、营销、物流轮岗锻炼,让他们在与零售户面对面沟通、处理客诉纠纷、跟进市场动态的过程中,快速熟悉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青年员工小陈在今年的市局“星火杯”专卖法规技能竞赛中荣获“十佳选手”,成为专卖条线的“业务能手”。

  完善“师带徒”机制,传承匠心经验

  为破解青年员工“实战经验不足”的成长瓶颈,县局推行“导师制”,为每位青年员工配备业务导师,业务导师立足“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开展培养工作,形成“工作有人带、思想有人引”的培养格局。

  在导师选聘上,该局严格筛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骨干员工,建立“传帮带”导师库,按照业务相通、性格相投原则,为青年员工选派业务导师,举办“青蓝赓续·薪火相传”拜师仪式,明确“传帮带”的具体内容、阶段目标和考核标准,要求导师坚持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工作上多支持,及时解答困惑,帮助把稳思想之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加强对青年员工的监督约束。

(图为进行拜师仪式)

  搭建发展平台,释放人才活力

  “给青年员工多大舞台,他们就能创造多大业绩。” 这是浠水县烟草局领导班子的共识。该局坚持“实践出人才” 的理念,通过搭建创新工作室、岗位历练、交流展示三大平台,让青年员工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长才干。

  在创新工作中,成立逸多奇想工作室,让青年员工牵头负责科技项目、QC创新等项目,青年们定期开展创新沙龙,分享项目进展、交流创意灵感,这种开放的氛围吸引了不少老员工主动加入,形成了“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互动。在今年,县局共申报1项科技项目、4个QC课题,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同时,该局积极鼓励青年员工参与行业内外的技能竞赛、演讲比赛、创新成果展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今年的全省系统基层部所建设提质工程现场会,县局三名青年员工被抽调到工作专班,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一次宝贵的学和锻炼机会。

(图为“133”推进会现场)

  如今,在浠水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凭借过硬的本领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下一步,该局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让青春力量成为推动浠水烟草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熊峰)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