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州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与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围绕“雪茄终端选建运维模式”项目展开深度合作,两地创新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实地调研,明确了项目落地路径。这一看似具体的合作,背后是黄州区局今年以来系统性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缩影——从顶层设计到跨区域协同,从月度例会到专家指导,一套“全链条”创新机制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协同为桥:打破壁垒的 “双向奔赴”
在黄州区局的会议室里,两地分管领导及项目组成员围坐一堂,从专业雪茄终端的选址逻辑到建设标准再到运维创新,从白皮书框架到成果转化路径,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这种跨区域合作并非偶然。上半年,黄州区局便开始谋划能在全市乃至全省更高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标准化制度,提出“开放协同”的创新方向,主动对接罗田、黄梅等县,通过资源共享弥补单点创新短板,突破从“0”到“1”的探索。“过去是各想各的招,现在是合谋一盘棋。” 黄州区局项目负责人感慨。
机制为基:从 “灵感一闪” 到 “系统推进”
“创新不是拍脑袋,得有章法。” 这是黄州区局分管创新领导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月最后一个周五,黄州区局的“啄木鸟创新工作室”成员不约而同齐聚一堂。各项目组轮流汇报进展,其他成员则化身“智囊团”提出建议。这种“月度创新例会”机制始于今年2月,既有 “进度表” 的刚性约束,也有 “金点子” 的柔性激发,已推动“雪茄终端项目”从模糊设想发展为具象方案。例如,提出的“消费者画像分析”被纳入运维模块,大幅提升了项目针对性。此外,区局还邀请市局相关科室领导每季度指导,为项目申报书“问诊把脉”。
实践为要:让创新成果扎根基层土壤
在黄州茄客家雪茄吧的实地参观中,项目组发现其“会员社群运营”模式可直接迁移至新建终端。这种“走出去”学习已成为黄州创新工作的常态。上半年,区局组织骨干赴武汉、宜昌考察数字化终端建设;下半年,又主动请教市局公司相关负责人专家,将“场景营销”“数据中台”等新理念融入项目设计。“创新不能闭门造车,”项目负责人宋佳仪感慨,“每一次交流都在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
一场两地协作的项目研讨,折射出黄州区局以机制革新驱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展现的是烟草行业基层单位 “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的智慧与担当。当每月一次的思维碰撞成为常态,当跨区域的协同攻坚形成机制,当创新成果真正扎根市场土壤,这些点滴努力必将汇聚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为基层创新写下更生动的注脚。(宋佳仪)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