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中国天楹(000035.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河内天禹环保能源股份公司投资、建设与运营的河内朔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河内项目”)近日完成扩容批复,项目总装机容量由75MW增加至90MW。截至目前,河内项目扩容后的90MW装机容量已全部进入商业运营。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项目运营迈入新阶段,更凸显了公司在海外环保能源市场的深耕成果与强劲竞争力。
审批“三连击”:合规性筑牢运营根基
公告显示,此次扩容经过越南多部门层层审批,背后折射出中国天楹的项目技术实力与运营规范得到当地官方的高度认可。
从时间线上看,8月12日,越南建设部国家建设工程质量鉴定局率先“批复”,以文件确认项目新增容量技术设计达标,并依据河内市人委会及越南政府相关决定,正式批准装机容量调整,为项目扩容奠定了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框架。
随后,8月14日,越南工商部电力调节局签发《电力业务许可证》,明确核准子公司河内天禹在“3×30MW=90MW”范围内开展发电业务,从电力业务资质层面为项目扩容“亮绿灯”。
8月18日,越南电力集团购售电公司给河内项目出具确认函,明确新增容量于当日正式进入商业运营。一周之内三大核心部门的审批闭环,既体现了越南政府对项目的高效支持,也印证了中国天楹在海外项目合规运营上的成熟经验。
效益“双提升”:规模效应激活盈利潜力
装机容量的提升,直接指向项目运营效益的实质性增长。公告显示,中国天楹河内项目自投运以来始终保持稳定高效运营,此次扩容至90MW,将从“量”与“质”两方面重塑项目盈利能力。
从“量”的维度看,装机容量从75MW提升到90MW意味着垃圾发电总量的同步增长。作为河内地区重要的生活垃圾处理与电力供应节点,项目发电量的增加不仅能更好满足当地电力市场需求,更将直接推动售电收入的显著上升。参考行业规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收入与处理量、发电量高度挂钩,扩容后年发电量的增长有望形成稳定的收入增量。
从“质”的维度看,规模化运营将摊薄单位发电成本。项目基于原有设施优化升级实现扩容,无需大规模新建基础工程,边际成本较低。随着处理规模扩大,单位垃圾的发电效率、设备利用效率均将提升,叠加固定成本分摊减少,项目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这种 “以量带效”的逻辑,将持续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韧性。
战略“再进阶”:巩固海外市场领先地位
此次扩容的意义,远不止于提升单一项目的效益,更是中国天楹在全球化布局的棋盘上落下了关键一子。越南河内项目是中国天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的重点项目,也是中越战略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此次河内项目的成功扩容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公告明确提及,扩容基于原有设施优化升级,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精细化运营水平。这一能力的验证,将为公司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复制“河内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回顾中国天楹今年5月的网上业绩说明会,记者发现,海外业务是公司重要增长极,除河内项目外,越南清化、富寿及新加坡大士等项目正加速推进。此次河内项目扩容落地,无疑将为其他海外项目的推进注入信心,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外环保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向国际市场释放“中国环保技术+运营”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90MW装机全面投入商业运营,中国天楹在海外的“造血”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环保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一项目不仅是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定器”,更成为其践行“双碳”目标、参与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鲜活例证。
转自:证券之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