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重构与技术迭代下,能环宝借政策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20





  2025年盛夏,中国光伏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在山西大同召开的“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明确指出:“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未变,但中国光伏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论断与会上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报告》形成呼应——国内装机规模虽上调至270-300GW,但制造端多晶硅、硅片产量负增长,出口量价双减,企业破产潮隐现。政策层面,136号文(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与“零碳园区”任务清单的出台,正重构行业价值评估体系。在这场变革中,以技术驱动价值升级的企业逐渐占据主动,能环宝也在努力尝试,力求在转型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尽己所能为整个行业作出微薄的贡献。

  一、政策框架重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导向”

  1. 136号文:市场化机制破解“内卷”困局

  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面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及国内政策变革的三重压力。国家能源局通过136号文推动电价市场化进程,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差价结算机制稳定存量项目收益,以竞价机制激发增量项目活力。这一政策直接回应了王勃华名誉理事长提到的行业痛点:“上游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低于历史最低水平,企业生存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能环宝通过NiOS™系统优化项目运维管理,在山西某园区项目中实现发电效率提升10%,验证了市场化机制对技术导向型企业的激励作用。

  “零碳园区”政策:场景拓展催生新需求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零碳园区”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为分布式光伏打开增量市场。政策要求园区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多能源系统整合,实现绿电供应。能环宝观察到,传统运维难以应对设备分散、数据孤岛问题,而能环宝自主研发的NiO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AI算法可预测组件故障、优化清扫周期,使园区光伏系统发电效率提升15%-20%。”这一技术落地与政策要求的“四可”能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高度契合,为行业提供了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实践路径。

  出口市场分化:新兴市场崛起与质量共识

  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口从“量增价减”转变为“量价双减”,传统欧洲市场萎缩,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显著。桂小阳强调:“企业需树立质量至上共识,加强行业自律。”在政策引导下,质量竞争正逐步取代低价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能环宝采取的应对策略为:持续提升其NiOS™系统在光伏项目中的质量,通过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有效解决电网波动问题。随着质量竞争时代的到来,能环宝相信,通过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技术迭代:数智化重构价值链

  1. AI+能源:从概念到产业化的跨越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人工智能+数字电网”成为核心议题。

  能环宝的NiOS™系统,通过“感知-预警-决策-响应-反馈”的闭环体系,实现电站与电网的高效协同。

  储能技术升级:光储直柔的协同效应

  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布,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能环宝计划将光伏领域的AI技术横向延伸至储能领域,通过算法驱动实现储能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在北京ESIE2025峰会上,能环宝COO孙毅与宁德时代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围绕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移动充电创新应用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展开探讨,还就储能项目全流程管理的技术协同与市场合作可能性展开了交流。

  2025年的政策风向标清晰指向一个结论: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以技术创新为矛,以质量共识为盾,以场景拓展为翼。能环宝的实践表明,企业唯有将政策语言转化为技术语言,将市场痛点转化为创新点,才能在“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型中占据主动。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不仅是规制工具,更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催化剂。


  转自:华声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