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位出来,过条马路就是宝岛公园的门,两百米路,走得快点只需三分钟。武汉的夏天,中午的太阳毒得很,柏油路面晒得软软的,空气里都是热烘烘的潮气,走几步就一身汗。但每天吃过中饭,我还是习惯来这儿走两圈。
公园是绕着鲩子湖修的,一圈刚好够走十五分钟。水泥的路,是后来铺上的,修公园之初应该是石板路吧。湖边的树长得密,主要是水杉和香樟,树干笔直,叶子遮天蔽日的,走在树荫底下,能比太阳地里凉快好几度。
刚进园门,总能看见那两座塔——龙塔和虎塔,就立在湖中间的小岛上。塔不高,也就六七层楼的样子,砖是青灰色的,但被淡黄色的涂料覆盖着,有些地方长了霉斑,看着有些年头。听说修公园的时候就修了这塔,具体多少年,也没有找人打听。晴天的时候,塔影落在水里,被风吹得晃晃悠悠;起了雨,塔身被打湿,颜色变深,像水墨画里晕开的两笔。
第一圈走得急些,总想着赶紧躲进树荫。湖边的长椅上,常坐着几个老头老太太。有个穿蓝布褂子的大爷,每天都在同一个位置,面前摆个小马扎,放着个小音响,咿咿呀呀唱着楚剧。他不怎么动,就那么坐着,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扇面上的漆掉了大半,看不出原来的花纹。
走到荷花池那一段,味儿最特别。荷叶长得密,一片挤着一片,绿得发黑。花不多,零零星星地开着,粉白的瓣儿,看着干净。有回碰见过公园工作人员在池边捞垃圾,竹杆上绑着个网兜,一下一下往水里戳。她说这荷叶看着清爽,底下全是烂泥,“就跟过日子似的,表面光溜,里头啥杂七杂八的都有”。池边的水泥台上,常有人放着空矿泉水瓶,大概是晨练的人落下的。
第二圈走得慢,能多看两眼。湖里的野鸭不怕人,总有那么五六只,浮在水面上,一会儿把头扎进水里,一会儿扑腾着翅膀换个地方。有次看见一只小野鸭,羽毛还没长齐,跟着大鸭后面游,游得歪歪扭扭,好几次差点被水波带偏。湖边的柳树下,有人用面包屑喂鱼,一撒下去,水面上就冒起一串泡泡,红的、白的鱼挤在一块儿,搅得水都浑了。
快走完时,会经过一个凉亭。中午常有人在那儿铺张报纸或塑料袋躺着,闭着眼打盹。草叶上的水早被晒干了,我试着坐在草叶上,有点扎腿,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倒也能眯瞪几分钟。离得不远的健身器材区,几个中年人在拉单杠,喘着粗气,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
走两圈下来,衣服后背湿透了,贴在身上黏糊糊的。但心里头会舒坦些,不像在办公室里那么闷。准时往单位走,路上能看见不少跟我一样往回赶的人,脸上带着点倦意,脚步却挺稳。宝岛公园就留在身后,塔还立在湖里,荷叶还铺在水面上。(江岸烟草 刘海松供稿)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