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岗”关键区域,国能准东电厂智能运维水平跃升新台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06





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准东电厂(以下简称国能准东电厂)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成功投运!国能准东电厂在750KV升压站、6KV配电室、汽机房、锅炉房及煤仓间等五大核心区域部署多类型机器人,构建覆盖全厂区的立体化智能巡检网络,全面革新传统运维模式,标志国能准东电厂成功迈入“无人值守”智能运维新阶段。

多场景定制化巡检,构建智能感知体系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针对不同场景特点量身定制,在750KV室外升压站部署轮式机器人,配备四轮八驱底盘和3D激光雷达,可在-40℃至60℃环境下自主导航,通过高清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热像仪实现设备温度实时监测,测温精度达±0.5℃;6KV配电室采用杆式升降机器人,依托铝合金轨道实现0.4米最小转弯半径运行,集成超声波、地电波、特高频三重局放检测功能,精准捕捉设备绝缘缺陷;汽机房与锅炉房的室内轮式机器人则通过1.65米电动升降臂,对高达5.6米的母线桥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其搭载的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可实时监测CO、O2等关键环境参数。在煤仓间区域轨道机器人创新性集成皮带撕裂监测装置与温振在线分析系统,通过线激光扫描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皮带裂纹0.1mm级早期预警,配合分布式充电桩与自动清洁仓设计,确保在高粉尘环境下全年无间断运行。

打破传统巡检模式,重构电力运维新范式

智能巡检机器人以“机械代人、数据驱动”彻底颠覆传统巡检模式,通过轮式机器人在750kV升压站实现6米安全距离外的红外热成像监测,可规避巡检人员在现场每天所面临的风险安全因素,避免人身伤害的可能;配电室机器人实现带电柜体0.4米转弯半径的局放检测,闭锁识别,能够实现全天候实时巡检和环境检测,提升设备管理效能及缺陷管理的及时性;煤仓间机器人构建毫米级皮带撕裂预警网络,能够在高温、高压、粉尘等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其导航系统不受环境干扰;汽机、锅炉房机器人以1.65米电动升降臂突破5.6米母线桥检测盲区,凭借IP66防护与-20℃至60℃宽温适应能力,实现高温粉尘环境下24小时不间断气体监测。巡检机器人助力日常巡检从“定点定时”到“全域全时”,从“人工经验判断”到“AI智能分析”,实现巡检效率提高、数据采集密度提升、安全事故率降至零,开创电力行业“无人值守+智能决策”的运维新纪元。

轮式机器人

轨道机器人

构建三维价值提升,助力安全生产

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硬科技+软数据”的深度融合带来显著效益提升,在效率层面,机器人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4倍,数据采集精准度达到98%,配合后台智能分析平台实现报表自动生成;安全方面,通过远程操控替代人工进入高压区域、受限空间作业,使运维人员触电风险降低90%以上,全年减少高空作业600余人次;经济价值上,系统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同时节约人工成本和维护成本。

引领行业转型,树立智能电厂标杆

国能准东电厂的实践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系统构建的"设备状态全息感知-数据智能分析-故障预测预警-远程协同处置"闭环管理模式,使设备可靠性提升至99.6%,推动运维模式从"定期巡检"向"预知维护"转变。采用的专网通信与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巡检数据实时回传与AI辅助决策,为后续构建智慧电厂数字孪生平台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准东电厂将持续优化机器人巡检算法模型,拓展AI视觉识别在设备缺陷分类、寿命预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力争实现全厂巡检任务的智能化替代,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机器人巡检系统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