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法:从“001号执照”到中国气球领军者的实业坚守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2-25





  一、身份与创业背景

  张满法,1963年出生于浙江义乌市,EMBA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现任浙江万敢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万得福集团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他是改革开放后浙首批民营企业家代表,被誉为“中国乳胶行业领军人物”和“中国傻子主义实业家”。

  二、创业历程:从边疆谋生到实业帝国

  1. 早期积累

  八年代初,因家境贫困放弃升学,远赴新疆谋生。通过家具油漆绘画、小商品贸易积累初始资本,并敏锐捕捉到义乌小商品在西北流通的商机,将义乌小商品引入乌鲁木齐市场,开启商业探索,引领数千浙商进军新疆,云集乌鲁木齐,与当地政府及公安工商税务部门在乌鲁木齐市整体包租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招待所、乌鲁木齐市群众饭店、新华饭店,新疆饭店等联合组建义乌小商品据西北批发市场。

  2. 001号执照与实业奠基

  1986年,因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合作需要企业资质,推动义乌市工商局突破政策限制,特报省局批准注册了义乌市首张“001号”兄弟合作经营企业执照。先后创办义乌县湖门五金皮件厂,后转型为电声器材厂,为金星、熊猫等知名品牌电视机供应扬声器,通过义乌市计经委批准创办义乌市汽车电器厂,研发生产汽车化油器电磁阀等产品,成为长春中国一汽定点配套供应商,创办义乌市三环消防器材公司,生产经营有衬里橡胶消防水带,创办万得福不锈钢制品公司,生产不锈钢炊具出口欧美国家……一步一个脚印,奠定了实业基础。

  3. 乳胶气球的崛起

  2004年成立浙江万得福塑胶有限公司,专注乳胶气球研发生产。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投资1600万元)、优化工艺,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通过SGS检测符合GB6675-2003标准、欧盟EN71标准、美国ASTM963标准要求,首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玩具出口质量许可证》,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喜爱。

  2014年在东阳市投资8000万成立创建“浙江敢为实业有限公司,日产各种气球产能超500万只,成为全球最大乳胶气球制造商之一。企业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美国迪士尼、沃尔玛质量验厂,产品经过CE认证,并且已成为沃尔玛、迪士尼、环球影城的授权供应商。其产品通过美国ASTM-F963和欧盟EN71认证,产品出口欧美、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气球第一品牌”。

  三、管理哲学:逆向思维与技术创新

  1. 成本控制策略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张满法以“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倒逼成本核算,逆向采购低价乳胶原料(降价20%),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效率。例如,引入节能锅炉降低能耗15%,流水生产自动化改造减少2/3人力成本。

  2. 技术驱动增长

  主导研发30余项专利,包括“HCF-1化油器怠速电磁阀”“环保型乳胶气球”等。2020年,被中国橡标委特邀其企业主导修订中国《胶乳彩色气球》标准,张满法为标准第一起草人。2022年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实现从代工到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跨越。

  四、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

  1. 扶弱助残,捐资助

  2012年创办社会福利企业,吸纳102名残疾员工,为他们定制岗位并补缴社保,成为义乌残疾人就业标杆。

  2021年捐款助建东阳画水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和先进教师。

  2. 行业引领与公共倡导

  疫情期间提出“现金流管理五策”,呼吁中小企业“蛰伏待机、苦练内功”,强调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合作,相关观点被网易等媒体广泛转载。

  张满法又是新浪微博知名财经博主,拥有170多万粉丝,业余热心关注参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与民生和谐互动。

  五、荣誉与社会评价

  张满法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家”“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全国百名行业楷模”等称号,事迹载入《中国优秀企业家年鉴》《世界华人创新人物》等文献。媒体评价其“以匠人之心抵御投机诱惑的傻子主义实业家”,是义乌民营经济从草根到国际化的缩影。

  结语:实业坚守者的时代启示

  张满法的创业故事印证了“专注者胜”的商业真理。从边疆小贩到行业标准制定者,他始终以技术创新为矛、成本控制为盾,在全球化竞争中开辟出一条“小而精”的实业之路。正如其自述:“不跟风、不盲从、不折腾、不骄躁,专心做好产品才是永恒的王道。” 这种求真务实专注实业的工匠精神不仅塑造了万得福的商业传奇,更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文/王闪闪)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