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推进家政高质发展进位!轻喜到家发布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6





  近年来,家政市场需求加速增长,我国家政业步入万亿级赛道,成为服务行业的重要业态之一。然而,在家政“朝阳”冉冉升起的同时,高质量服务供给明显不足,“脏、乱、差”等诸多堵点痛点长期存在。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充分释放行业发展潜力无疑是家政企业寻求突破的“必答题”。

  作为国内互联网+到家服务的头部企业,深圳轻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喜到家”)多措并举抓质量,坚持走家政精专路线,业内外口碑连连攀升。近期,轻喜到家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从多个维度、多重数据真实展现了轻喜到家过去一年的家政服务历程,彰显了不断革新自我、提升服务质量、引领行业升级的决心与信心。

  力呈极致、微笑服务 给客户持续选择轻喜的理由

  据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显示,轻喜到家2024全年服务次数达1460万次,涵盖全国68城各年龄层和社会群体,满足人们对未来能“让家更美好”的需求和希冀。此外,客户总计发出服务评价逾202万次,四星以上好评率达96.33%,轻喜到家在以质为基的同时,不忘倾听客户心声,切实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口碑。

  打开轻喜到家公众号或APP,“不满意重做”标语赫然在目,这是轻喜到家对服务质量的承诺。报告指出,为升级售后保障,轻喜到家率先对客户承诺:在服务结束后有不满意情况,可在48小时跟平台管家反馈,轻喜即时安排二次返工。“不满意重做”售后政策的推出,既是是轻喜对服务质量的承诺,也代表其对客户100%的珍视。

  从数据角度看服务体系及时有效,专属管家+智能数字化服务帮助用户快速、精准、匹配、下单,“不满意重做”等政策推行力呈微笑服务……轻喜到家循着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严格把握每一个服务细节,让客户对家政服务有更深的期待。

  专业培训、竞赛比拼 让品质服务深刻烙印在员工心中

  “过去一年里,我们持续加强家政职业化建设,加速推进家政业从传统运营管理模式向规范化发展,让家政人员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服务水平始终维持在高位。”轻喜到家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数据显示,轻喜到家发力培训这一服务质量的起点,依托旗下轻喜职校的资源优势,全年累计培训5.3万人,合计339w+小时。公司集结数百名专业师资团队,打造6大学院25大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快速推进了服务人员技能提升、等级认定,总发放3.8万份技能认证,有力带动家政服务向高品质进阶。

  从报告不难看出,轻喜到家在提质效方面认知逻辑清晰显现,构建了培训竞赛一体化服务链条,全方位提升服务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2024年合计开展9场服务质量大比武,通过“比、学、帮”的模式,强化“为客户创造极致服务体验”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合计2214人次被评选为上单之星、好评之星、0投诉之星,成为年度优秀服务之星,未通过考核选手均参与轻喜职校“回炉”培训,多措将服务质量深刻烙印在每一个服务者心里。

  线上线下、严苛稽查 确保轻喜服务标准始终如一

  “您好!请问上个月您在平台订购了轻喜到家上门保洁服务,您对服务后的结果还满意吗?”“非常满意!阿姨打扫得十分到位,下来打算买个包年服务,大大小小的家务就让轻喜到家接手了!”以上的温暖对话是轻喜到家服务稽查人员进行客户回访的小小缩影。

  开展长期常态化的服务稽查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环。为确保服务品质始终如一,轻喜到家在2024年全面启动了“服务质量稽查”工作机制,聚焦服务稽查,技能精进和优秀员工评比等环节,努力实现问题查实、快速整改与长效防控的闭环管理,让每个享受轻喜服务的家庭都满意、安心。

  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指出,轻喜到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工装规范抽查、装备抽查、满时抽查、严查爽约行为等方式,持续关注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服务规范。全年线上稽查超100万单,服务质量合格率达98.77%;线下稽查逾15620单,服务质量合格率为98.1%。轻喜到家也在与用户的互动时刻中汲取建议、升级换挡,为千万家庭提供超预期的服务体验。

  服务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轻喜到家2024年度服务质量报告的发布,意味着公司在强服务、抓质量、利长远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在新的一年里,轻喜到家将持续秉承“做最值得信任的公司”的愿景,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倾力服务全国百城千万家,让每一个客户成为轻喜服务的稽查官,让所有家政从业者以100%努力呈现极致服务,力争99.9999%质量达标,以此搭建行业正向循环,助力新质生产力在家政领域释放更大的价值。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