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艺术资助新力量,开辟资助育人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13





在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艺术类学生的资助工作面临着诸多特殊挑战。相较于普通专业,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成本颇高,从昂贵的专业器材购置,到频繁的校外实践活动开支,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艺术类学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艺术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敏感的心理特质,使得他们在面对经济困境时,心理状态更为复杂。一方面,经济压力可能导致他们自信心受挫,对自身艺术追求产生怀疑;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创作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也容易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不仅影响着艺术类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职业规划构成潜在威胁。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精准施策,多管齐下,以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实践能力、聚焦未来就业为三大核心着力点,全面整合资源,创新资助模式。

一、校园文化:厚植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

在艺术的璀璨星空下,每一颗心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艺术设计学院充分发挥其特色,通过艺术资助育人项目,不仅为困难生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机会,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红色文化重视的种子。这些项目不仅是对才华的投资,更是对梦想的滋养,将学生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1.党建引领育英才,三杰精神励志向

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与受国家资助学生,开展了“党建引领育英才,三杰精神励志向”——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学院积极拓宽资助育人渠道,将资助与党建相结合,结合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英勇事迹,紧紧围绕党史和常州三杰精神,通过黏土、立体书籍、折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形式多样的红色手工展品模型。

参与此次活动的受助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那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穿越时空的长河,深深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他们也将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奉献青春。

2.书香四溢,心灵之旅——探索经典文学的深度与广度

艺术设计学院不仅在艺术创作上给予学生资助和指导,更注重学生心灵的滋养和成长。积极鼓励资助学生参与庄静老师创立的本书阅读俱乐部,希望为受资助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文学世界的平台。同时,为了全面关注困难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学院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心灵港湾。在这个空间里,心理咨询师庄老师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扰和疑惑。这一举措不仅守护了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艺术设计学院在资助育人方面的全面关怀。

3.木刻版画,勾勒时代英豪

艺术设计学院的受助学生们通过木刻版画的形式,深入探索和表现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英勇形象。同学们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刀法,将三位英雄的神态、气质和精神风貌生动地呈现在木板上。完成雕刻后,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涂上墨汁,通过拓印的方式,将英雄的画像一一展现在纸上。每一幅画像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他们对英雄事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这些画像不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将激励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奋发向前。

二、实践能力:拓展艺术视野与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学院的资助育人项目不仅限于课堂和工作室,更是将艺术的力量延伸到社会,让受助学生以艺术为媒介,用色彩和线条讲述着温暖人心的故事。通过他们的作品让公益的理念在街头巷尾生根发芽,激发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体现了艺术设计学院在资助育人方面的深远影响。

1.“艺”“马”当先,添色美丽乡村

为进一步发挥艺术资助育人的作用,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前往溧阳市庆丰村开展墙绘公益行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为庆丰村增添了美丽的色彩,也让受助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教师白翔、穆彦兴从专业角度为同学们在墙绘创作环节进行教学与帮助,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维。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受资助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实践经历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2.匠心独运,漆艺传承

学院积极鼓励受助学生参与敬老活动和非遗传承活动。非遗承载着人类生命的记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得起流年如梭,容得下寰宇蹉跎。学生们与老人们共同创作漆艺作品,这种独特的互动方式让双方都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敬老活动让受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一辈人的艰辛和付出,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3.红色情怀,手工传情

为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思政育人作用,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艺术设计学院团委指导红苹果手工社举办了红色手工主题活动——“指尖灵动,红色文化展新颜”。这是学院艺术资助育人项目的又一亮点。手工社团的同学们指导受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用灵巧的双手和卡纸、小米红豆,竹编材料等材料,将非遗竹编小船、党徽团徽相框、常州三杰装置等呈现在大家面前,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立体的人像,充分展现了艺术学子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投入。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学子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投入。

三、未来就业:明晰职业规划与就业路径

艺术设计学院始终将受助学生的就业问题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之困。学院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邀请众多知名企业前来参会,为学生们搭建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的平台。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们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规划咨询、简历制作指导以及面试技巧培训等服务,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学院在资助育人方面的具体实践。

1.梦想照进现实,就业不再难——校园就业资源与机遇共享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艺术设计学院为即将毕业的受助学生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招聘会,特别对外地受助学生关注的租房补贴和工作地五险一金等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学院还组织了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鼓动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们提升求职竞争力。此外,学院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招聘信息及时发布给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了解到最新的就业动态。

2.助力考研就业之路

由于自身资源缺乏,困难学生对考研、考公的许多政策并不了解。为积极引导和帮助受助学生科学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艺术设计学院举办了“考研、考公、考编”专题系列指导讲座。该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学生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及教师编制考试的具体要求、能力储备等方面加以指导。学院针对艺术类硕士报考专业要求变化、应对策略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邀请培训经验丰富的机构来校开展专场介绍,让学生对当前事业单位招考政策、流程、竞争点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资助育人结硕果,艺术英才展新姿

在资助育人领域的不懈探索与深耕细作中,艺术设计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成绩斐然,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且卓越的成效,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艺术类学子前行的道路,为他们的成长成才铸就了坚实的基石,在艺术资助育人的广袤天地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一、专业成长:从青涩学徒到艺术新锐

在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力推动下,学生于专业领域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过去数年,众多学生在各类权威艺术赛事中崭露头角,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在校园内,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活动,每年我院学生参加各类艺术类竞赛累计获奖上千项,涵盖绘画、雕塑、摄影等多领域的优秀作品。

二、心理健康:驱散阴霾,拥抱阳光心态

针对艺术类学生情感细腻、心理易波动的特点,学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尤为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通过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开展特色心理辅导活动,如“艺术疗愈工作坊”等,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关怀与支持。学院还定期开展各类心理讲座与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讲座邀请业内知名专家,针对艺术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舞台恐惧、创作瓶颈期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深入浅出地讲解应对策略与心理调适方法。团体辅导活动则通过设置各种互动游戏与情景模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助支持。

三、社会融入:从校园骄子到社会栋梁

学院困难学生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因而在校园中格外珍惜每一次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在专业课程学习上,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养分,常常在画室中度过一个个日夜,反复雕琢每一个线条、每一抹色彩;在软件操作学习时,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泡在机房,熟练掌握各类设计软件,力求将创意精准地转化为数字作品。通过不懈努力,他们在毕业之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他们成为社会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社会融入的桥梁,通过组织校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文化项目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展望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凝聚艺术资助新力量,拓展资助育人新路径。学院将积极引入更多社会资源,为艺术类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成长机会。同时,将建设困难学生资助成长档案,实现资助工作的精准化、个性化、高效化管理,为每一位艺术类学生量身定制资助方案和发展计划,助力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展翅高飞,成就梦想,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供稿单位: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钟蕾 孙杰)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