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呗APP调研显示社会反诈意识“全面提升” 民众高度信赖权威机构“官方提醒”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10





  随着各方加大反诈科普知识传播,如今民众反诈意识是否明显提升,同样备受业界关注。


  数禾科技旗下智能信贷平台还呗APP的调研,给出了最新的“答案”。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70%受访男性用户对网络电信诈骗相关话题内容的敏感度与兴趣度相当高,明显超过受访女性用户(30%),且前往参与反诈宣传线下活动的男性市民也高于女性市民。


  与此同时,受访用户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警惕心正明显增强。


  当“对方”要求私下转账打款时,65%受访用户会意识到这可能是诈骗陷阱;当对方要求共享手机屏幕并代为操作时,43%受访用户会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当对方要求私下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时,54%受访用户认为其中存在诈骗风险;当对方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代为操作时,58%受访用户认为这背后的诈骗几率较高。


  民众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警惕心增强,主要得益于各方持续扩大反诈科技知识传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民众讲述各种诈骗手法以及其相关的操作步骤,令民众对诈骗手法具体实施步骤有着更清晰的了解,也能及时识别自己可能面临的欺诈手法类型,自主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今越来越多民众已经对网络电信诈骗的操作步骤相当熟悉,只要对方一提及“共享手机屏幕并代为操作”,他们就会迅速中断与对方的联系,避免自己进一步掉入诈骗陷阱;此外,不少民众还牢记“坚决不转账与借款转账”,一旦对方提出“转账”要求,他们就会迅速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上当,迅速果断地回绝对方上述要求。


  但是,仍有5%用户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应如何识别诈骗陷阱,表明反诈科普知识普及度仍需加强。


  还呗app的用户调研还发现,随着反诈科普知识持续普及,民众对权威机构官方提醒的信任度持续增强,无论是国家反诈中心APP,还是地方公安刑警部门的及时劝阻,民众都会迅速意识到自己可能掉入诈骗陷阱,迅速终止相应的转账或借款转账操作,避免自己遭遇财产损失。


  此外,不同民众对反诈科普知识的偏好也有所不同。比如未遭遇骗局的43%受访女性用户最愿接受“诈骗套路的辨别技巧”,超过个案分享(16%)、专家解读(18%)与宣教科普(23%);但已遭遇骗局的41%女性用户最愿接受“个案分享”,超过辨别技巧(23%)、专家解读(18%)与宣教科普(18%)。


  究其原因,是已遭遇骗局的受访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个案分享”,避免自己不小心再度掉入类似的诈骗陷阱。


  相比而言,受访男性用户无论是否遭遇骗局,都最愿接受“辨别技巧”与“个案分享”。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给未来各方针对不同民众提供差异化的反诈科普知识普及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尤其是当前网络电信诈骗手法不断升级演变,隐蔽性更强,对此民众更需保持高度警惕,社会各界应加大反诈科普知识传播,共同构建全民反诈的安全防线。


  一位数禾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正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在“重庆市委金融办”“重庆渝北区委网信办”“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重庆市渝北区反诈骗中心”的联合倡导下,还呗APP正式上线“还呗有话说”专题页与设立消费者保护专页,聚焦网络诚信、防范诈骗、防非打非三大金融安全教育要点,并定期更新和完善“征信知识”“反诈必修”“金融常识”三大专栏内容,打造系统性的线上消保知识普及课堂,让民众及时全面地识别网络电信诈骗最新手法,进一步提高警惕心,将受骗风险“挡在门外”。


  “还呗APP积极在重庆、福州等地开展进商圈、进社区的反诈专题系列线下活动,引导市民边玩边学,参与打卡趣味互动游戏同时学习金融消保与反诈科普知识。”他指出。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要更好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组织与筑牢全民反诈防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需加大沟通,及时分享各类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套路实施步骤与相应防范策略,一面从严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分子与黑灰产组织,一面持续加强反诈科普知识传播覆盖面与民众触达率,合力构筑更强的社会联防共治机制。


  多位反诈专家提出,要构建更完善的反诈防火墙体系,各家金融机构应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形成“信息共享”。目前,众多诈骗分子为了“收益”最大化,会教唆受害者前往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转账实施诈骗,若一家金融机构能率先识别受害者正遭遇诈骗风险,在自己及时劝阻“唤醒”他认清骗局同时将相关信息迅速告知其他金融机构,就能令后者对受害者借款行为采取“拦截”举措,避免受害者遭遇更大的经济损失。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