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七届智能财务论坛举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9





  12月7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智能财务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财务领域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多创新可能。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柱,财务管理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卢文彬指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培养国家级高端财经人才的重要基地,长期专注于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并持续推进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近年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会计信息化和智能财务领域,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合力,通过理念创新、平台搭建、产学融合,已取得显著成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8年设立的智能财务研究院是经财政部备案的三大重点智库项目之一,已经构建起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多方交流的平台,通过系列研究成果和品牌活动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

  他表示,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价值,是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的必然选择。

  卢文彬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智能财务体系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构建中国特色智能财务解决方案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融合先进技术与本土经验。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日益重要。打造自主知识体系是保障财务数据安全的重要举措,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财务体系,有助于保护单位核心数据,增强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以“2024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暨智能财务研究院年度工作报告”为题,从智能财务的发展、研究院的工作以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刘勤指出,一年来,中国智能财务的发展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层面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人工智能+”理念,修订《会计法》和发布新《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数智化”和“智能向善”成为2024年年度社会流行语。此外,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促使企业加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在理论研究方面,智能财务和智能会计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在呈现了几年的指数增长后,开始进入平台发展期。在技术发展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迭代,为智能财务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驱动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

  刘勤表示,智能财务研究院2024年在智能财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发展进展。通过发布2024新的研究发展成果、介绍新研究人员的吸收情况、罗列举办的重要论坛、展示年度研究课题和最新出版的专著等,刘勤展示了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于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刘勤认为,构建中国自主智能财务知识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围绕中国特色政治体系、发展模式、社会治理和创新机制来进行。同时,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政治性、科学性、经济性、文化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最后构建的一定是一个根基强、有时效、影响大、认可广、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智能财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

  论坛上揭晓了第五届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结果,共选出10家单位荣获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年度综合大奖,10家单位荣获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单项奖,3家单位荣获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最佳网络人气奖。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年度综合大奖(一)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年度综合大奖(二)

  刘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财务领域应用势头强劲、成功案例频现、应用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智能财务发展已呈现出应用领域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应用主体从企业向行政事业单位扩展的趋势。未来,会计人员职能将加速从会计核算向辅助决策转型,人机协同共生模式将成为关注的热点,同时智能化可能会对现有法律法规等带来新的冲击。

  刘勤指出,2024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案例相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进步,创新点令人印象深刻,其主要体现在应用场景选择与核心业务紧密关联,如借助于智能技术将大数据深度应用于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同时,技术应用与时俱进,如大模型、智能流程自动化、智能体等技术的运用,为智能财务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入选前10名的案例共性特征显著,包括注重规划、注重数据治理、注重跨专业团队建设、注重应用场景设计和智能技术选择、鼓励创新文化等,这些特征为其他企业实施智能财务转型将提供宝贵借鉴。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