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适应电力市场变化的营销体制机制 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5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迈进。这一转变意味着,电力行业从传统垄断的市场转变成为了更自由的竞争市场。这种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电力企业应当紧随市场发展的脚步,全面改善和创新电力营销工作,更加注重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在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电力营销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创新机遇。今年以来,面临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大唐贵州能源营销有限公司在大唐贵州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司党委的统筹安排部署下,围绕公司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在强化市场营销突破、布局公司发展调整方面下功夫,坚持从安全稳定、公司经营发展的大局出发,为实现公司年度目标和转型发展做出实效。


  有力应对变局,实施“全员营销”策略


  在如今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要想和其他同类型企业拉开差距,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需要在经营的同时加入服务元素,以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来提升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产品附加值,


  还能够创造其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电力企业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结合现阶段市场发展实际创新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电力市场营销和提供电力优质服务的需求。


  今年以来,大唐贵州能源营销有限公司适应电力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全面实施“全员营销”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做到任务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2024年,营销公司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电量签约任务,市场化签约电量、签约电价均再创新高。


  奋力开拓新局,拓展绿电市场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产业都对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市场改革推动了能源多元化的发展,在经济体系中电力行业是支柱产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上述变化对电力营销业务模式造成了重大影响。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火电项目,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项目也对电力市场产生了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了解、适应和整合新能源技术,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并相应调整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意识


  随着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必须把握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优化、创新营销思想与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与用户互动,与用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此外,数字化营销工具也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推广,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在电力市场改革中,企业应注重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通过提供便捷的购电方式、个性化的能源解决方案以及高效的客户服务,企业能够与用户建立紧密的关系并提升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为专业营销公司,我们在市场开拓、专业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差距,需要尽快转变观念,提升公司市场能力和服务水平,“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的服务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从寻求公司经营发展、实现盈利为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市场责任和任务目标,发挥每个人的市场作用和服务功能,提高了业主方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加强制度建设,有效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近年来,大唐贵州能源营销有限公司在制度建设上也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一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司“立改废”制度清单,修订完善营销、党建、综合、财务等制度66项,严格各项制度执行刚性,进一步理顺了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公司各项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二是成立公司依法、合规管理组织机构,确保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奖罚分明,层层落实相关责任,全员贯彻落实法务风控等相关制度;三是提升基础管理工作水平,深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合规管理自查整改”,加强各项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措施,提升依法决策、依规经营、防控风险能力,有效保障公司一切经营活动依法合规。四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做好公司原总经理离任审计,对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进行整改,进一步堵塞各项管理漏洞,规范工作流程,推动公司合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增强把握市场变化、抢抓政策机遇的能力水平,优化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体制机制,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大唐贵州能源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 张晓俊)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