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诚信:数智潮流之下,司库业务建设合规解决方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22





  近期,用友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2024大型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白皮书》指出,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数智潮流浩浩荡荡,创新发展唯有数智。司库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企业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和资金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升级切入口和突破口,其数智化、生态化和具备全球化基因特征已成必然趋势。

  2021年,被称为国资委推动央企建设司库管理体系的元年。国资委表示将从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2年,司库管理建设进入爆发年。国资委相继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司库体系建设作为促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023年,高质量推进司库体系建设成为国资委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应高质量推进司库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确保2023年底前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信息系统,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营。

  结合司库业务合法规范、安全高效的需求,天威诚信推出“司库业务合规解决方案”,推动司库业务规范化、高效化、数智化发展。

  当前,企业司库业务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痛点:

  缺少集中化的支持及赋能

  司库平台作为企业进行全球化运营的资金管理核心,业务覆盖广泛且流程错综复杂,迫切需要利用稳定技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以实现业务的无缝整合和提供集中化的支持与赋能。

  平台管理和操作不高效

  由于企业集团化的运营导致管理层级广泛、组织架构繁复,司库平台的构建需要一个更为高效的管理和维护体系。

  风险控制和安全防护需增强

  鉴于企业司库涉及的资金交易规模庞大、交易对象众多、交易次数频繁,且在严格的监管要求下,实现对资金流动、票据流转、合同流转的有效风险控制和安全防护,是确保平台稳定运作的根本。

  需遵守监管合规标准

  依据国资委及相关部门的规定,司库平台的构建必须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章的要求,同时依据2022年国资委1号文、中期验收评价标准等指导文件,司库平台还必须满足密评的相关要求。

  可信可靠可保障,解决方案有担当

  司库平台的安全合规建设离不开可靠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天威诚信依托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约平台、数字证书综合管理服务等成熟的数字化服务能力,通过提供司库业务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构建完整的资金生态系统,建设安全合规的高水平司库体系。

1732255789101709.jpg

  该方案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

  业财融合高度协同,提升效率

  依托天威诚信权威可靠的CA运营机制,通过数字证书服务完成司库平台个人、企业的可信身份认证,并通过多CA接入管理和多证书管理层级实现集团管理员、分子公司管理员证书资产、Ukey资产管理的安全应用,在保障司库平台安全可信的同时,实现对平台各类业务的融合贯穿,为司库平台提供统一的可信身份支撑能力。

  为优化司库平台的管理运营模式,方案依托涵盖软硬件设施的可信电子签约平台,以可靠的电子签名/签章技术赋能司库业务全流程,实现企业融资、信贷合同、供应链金融合同等各类电子文件的即时签署,保障签约内容真实完整、不被篡改,有效简化文件审批、盖章等流程,提升司库平台管理和运营效率。

1732255799193611.png

  安全可信密码技术,合规可靠

  加强平台安全防控方面,基于平台各层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案以商用密码应用为核心,以PKI公钥基础设施和数字证书服务为支撑,进一步强化平台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确保司库平台数据加密、文件加密、传输通道加密、数据库加密以及身份识别验证安全可信。

  同时,依托数字证书管理和信息隔离等措施,实现风险信息集中管理以及人员权限有效分离,保障业务流程和数据安全合规,满足监管政策要求。

  还包括为司库平台提供密评密改支撑。通过密评密改服务,可对平台各业务系统的密码应用情况进行直观展示并加以分析及评价,以确保密码技术的合规正确有效应用,还可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信创合规需求,提供支持SM2算法的国产商用密码应用体系改造服务,从而为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提供合规支撑。

  目前,天威诚信提供的司库业务合规解决方案已在中国节能、中国能建、中国钢研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多个央企司库系统中得到深入应用,通过可靠的数字化技术为平台提供支撑保障服务,持续赋能企业司库的效能优化和各项业务的高效协同。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