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西中烟的客户狠狠地夸了咱们组的分选质量,咱们继续努力,中午我请大家‘甩’羊肉米线啊……”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复烤厂仓储分选车间4号选叶棚繁忙的现场不时地传来轻松愉悦的只言片语,那是业务外包工人张玉芬在鼓励同组的伙伴们继续认真分选,下班后相约着一起小聚。
家住云南省文山市独石头村的张玉芬,种甘蔗曾是他们一家主要的经济来源,20年前的一场“种烟热”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家里面一直种着甘蔗,后来村里的人都种上了烤烟,我就想着也去试试。”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烟站的技术指导让烟农们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张玉芬也被这股热潮吸引。
“我和家人合计,一半的土地用来种烤烟,另一半继续种甘蔗。”张玉芬的决定既保持了原有的收入,又能尝试新的种植方式。
“计算下来,种烤烟的收入要比种甘蔗的多上六千多块咧!” 通过对比两种作物从种植方式到收益的全过程,张玉芬一家直观地感受到了种植烤烟的收益更高、活计也更轻松,就决定把所有土地都用来种植烤烟。
自打认准了种烟这条路,张玉芬就开始埋头苦干。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白天泡在烟田里学习种植技术,晚上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就这样,张玉芬靠自己勤劳实干的双手,在烟技员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烟叶种植的“门道”。
针对每年找人烘烤烟叶费用高的问题,张玉芬开始学习烘烤。为此,她在烟叶烘烤季节,天天吃住在烤房,摸索烘烤技术。
“刚开始烘烤时是真紧张,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赶紧联系烟技员帮着解决问题。有时候一天能打几十个电话。”慢慢地,在烘烤专家的帮助下,张玉芬熟练掌握了烟叶烘烤技术。
随着烟叶迎来丰收的季节,忙碌的农人、丰收的烟田,是田野乡间最美的风景,也是张玉芬最喜悦的时候。
收烟结束,张玉芬本来打算去工地做工,当她得知有家业务外包公司招工到文山复烤厂从事烟叶分选工作时,就兴冲冲地报了名。
“在这里我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棚里工作环境也好,吃穿住和体检都不用愁,还有那么多要好的姊妹们一起进步,在这里工作我放心又舒心。”在复烤厂的烟叶分选棚,张玉芬和烟叶又续上了“旧情”。
今年,张玉芬参加了业务外包公司组织举办的烟叶分选竞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工友们打趣地夸赞她的分选速度如同点钞般的“快、准、狠”。
“在确保选叶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张玉芬带领的班组平均每天能挑选出700公斤的烟叶。”业务外包工质检组组长田美艳对张玉芬的分选技术和效率很是认可。
(张玉芬将选后烟叶放至框栏内 王淼/摄)
20年来,张玉芬从烟田的辛勤耕作延伸至选叶棚的精细挑选,她目睹了数以万计的烟苗成长为茁壮的植株,见证了无数烟叶从生机勃勃的绿色蜕变为充满希望的金色,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青涩的姑娘到如今的知命之年,她都始终坚守在烟叶栽种和分选的工作岗位上,用她的双手和汗水述说着自己和烟叶的“一段情”。(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复烤厂:龙慧煜、王淼)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