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信贷创新 还呗X美好回音新实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15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振兴战略正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了每一寸渴望发展的土地。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金融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它正以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添砖加瓦。


  2023年还呗推出“美好回音”专题,在借与还之间,奏响金融向善的普惠金融协奏曲。2024年,“美好回音”乐章再度奏响,还呗与公益博主火阳哥携手发起“美好回音·乡村自习室公益项目,以践行社会责任、厚植慈善公益的初心,让美好回音在乡村间奏响。


  乡村振兴 时代的呼唤与挑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也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基石。然而,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成为了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这一挑战,如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先行者,多年来数禾科技始终坚守“让人人享有金融服务最优解”的使命,深化乡村振兴服务的创新和实践。2024年,数禾科技旗下APP还呗与公益博主火阳哥携手发起“美好回音·乡村自习室公益项目,以践行社会责任、厚植慈善公益的初心,让美好回音在乡村间奏响。10月初,“还呗X美好回音”公益项目组再次走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下辖的乡村自习室,为留守小学生们带来了200余本书籍、20余份文具用品,极大地丰富了自习室的图书角,并为他们推荐适合自身年龄阅读的书目,鼓励孩子们培养持续阅读的习惯。


  “还呗X美好回音”公益项目正是希望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变为乡村的孩子们“借光引路”照亮他们通向知识与梦想的道路最终“还梦成真”。借光引路,还梦成真,这不仅是对乡村孩子的期许,也是这个时代的温暖回音。


  美好回音 深化金融的创新和实践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专家表示,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金融服务经验,数禾科技为乡村地区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金融服务方案。以“将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为宗旨,“还呗X美好回音”公益项目正逐步疏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消保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数禾科技将坚守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密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变化中的客户服务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与业务实践的有机结合,给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种“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之计,在于安民、富民、乐民。面向未来,金融机构要继续把人民对金融的需要、群众对金融的关切放在心上,把暖民心、惠民生的事办好,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写好金融人民性的时代答卷。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中最贴近人民、与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金融秩序、确保金融持续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


  消费金融的初心是让更多人能得到日常消费所需的金融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以传统银行所不能覆盖到的普惠客群为主,包括产业工人、蓝领、初级白领等。这部分客群人数众多,但往往金融知识薄弱。他们对消费有着较大的需求,却不知如何寻找和使用安全正规的金融工具。


  在“美好回音”专题的背后,是数禾科技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优化金融服务的不懈努力。也正是由于数禾科技这类科技金融平台在普惠金融领域持续深耕,以金融向善的举动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好借好还并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只要去行动,就会有回应,美好的回音也会一直存在。


  未来,数禾科技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并着力提升技术实力与风险控制能力。通过深入挖掘多维度数据,服务于那些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及的群体,数禾科技旨在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从而让消费金融更广泛地造福民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金融科技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禾科技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将加入这场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征程,用创新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共同绘制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图景。让金融科技的红利能够公平、广泛地惠及每一个角落。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