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学一毕业就在皖南烟叶最基层工作,从烟技员干起,烟站、技术中心、再回到烟站,始终坚守在他热爱的烟叶战线,逐渐成长为一名栽培、植保、烘烤、烟叶评级样样在行的技术与管理都有成效的复合型人才。一直以来,实事求是、潜心钻研、乐于奉献是他的真实写照,田间地头烤房边是他一年中出现最多的地方,为烟农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效益,为皖南烟叶发展强基固本推动烟叶事业的发展,将自己的事业融入产业的发展中,同频共振,顺势启航。他,就是皖南烟叶公司黄渡烟站副站长马称心。
2005年,马称心大学毕业了入职了皖南烟叶公司。初入职场的工作与想象中的有点不同,不像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一样朝九晚五的按时上下班,工作场所更不是风吹不到雨不粘身的办公室,而是被分配到老杨林烟站,每天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着老员工骑着“小电驴”风吹日晒的走村串户,烟田里、烤房边就是他的工作地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那是常态。他大学时学的专业是植保,而面对的工作,植保只是其中一个点,烟草栽培、烘烤、评级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好在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静得下心,又谦虚乐观,不仅跟着老师傅学,还喜欢和烟农拉家常聊生产,烟农都亲切的叫他“小马”。 马称心说:“刚毕业那会儿,那户烟农烟种的好,我就经常到他家来取经。一开始我也是什么都不懂,就是跟着老师傅学,跟着烟农学。特别是跟着烟农学很有意思,也很受启发。不同的烟农,种烟风格不一样,烟田的土壤环境也可能有差异,这就需要在栽培管理等措施上有一定的针对性,实事求是的才能把烟搞好。刚参加工作那两三年,我也是一边学一边实践,知识、技术、沟通都是在那时候积累起来的。”“我学的就是植保,属于农业类的,能从事与自己所学有相关的工作,是很庆幸的事,哪有不努力的理由呢。”
时间来到2015年,对于烟叶栽培、植保、烘烤方面,马称心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技术能手了,可以独当一面,工作上已经得心应手了,每天都过得很称心。2014年全国烟叶现场会在宣城召开,皖南烟叶公司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如何将公司发展的红利惠及到每一户烟农,是皖南烟叶人不断的追求探索。把种出来的好烟通过准确的分级把其应有的价值体现出来,是一个惠及面最广、最有效的策略。落实策略需要人,把好烟分出来更需要懂烟叶评级专业技能的人才,而那时候这方面公司的队伍建设是欠缺的。这时候,马称心又敢于走出舒适区,迎接新的挑战,离开了烟站来到技术中心,从一点一点的啃烟叶评级的理论知识,到一片一片烟叶的上手看、悟、评,逐渐掌握了烟叶评级的专业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分级收购工作。他代表公司参加过全国主要产区的国标样制作和审定会,也承担了在收购前根据工业需求和公司当年的生产经营方向为各站制作评审收购仿制样,收购期间又承担起分级收购指导和检查的任务。他说:“有的问题只有在收购的时候才能看清,这个时候就不能简单的只管收,还要分析问题,来年的生产管理才能有重点,生产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时光荏苒,一晃七年又过去了,2022年2月,马称心又回到了他一开始参加工作时候所在的烟站工作,担任分管技术的副站长。这一次,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的每一个决策,都直接事关全站当年的烟叶生产结果,事关烟农的直接效益。针对黄渡烟区在轮作、病害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他从主栽品种布局优化、防病抗病农药选择等方面入手,一个村一个村的与烟农沟通,开宣讲会,引导烟农栽新品种,用新农药。针对上一年度烟站育苗质量存在的问题,他一个一个服务部的与负责育苗的烟技员交流,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顾虑,再通过追踪考评分环节抓盖种质量、少量多次施肥、灵活调控苗池的水深和大棚温湿度等,将烟站的育苗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
小马哥的事业现在看起来是称心如意的,现在的称心如意是奋斗来的。与他一起成长的、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每一个都怀揣梦想踏出校门,来到皖南烟叶的烟田,一年接着一年,用青春做桨,他们划出自己的浪花,在这个奋进的时代“加油干”。(安徽皖南烟叶公司 田金云 何婷)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