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德州分行服务下沉 普惠社会民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18





  工行德州分行坚守“金融为民”本色,积极发挥国有银行稳经济、促共富金融支撑作用,聚焦当地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持续实施资产业务和服务下沉网点,推动金融政策直达、资金直达、优惠直达企业民生,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便捷获贷 让金融服务便捷可得


  “30万元的贷款当天就到账了,而且是一站式办理,很方便快捷,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工行点赞!”今年10月份,刚刚在工行德州分行办理完新一代经营快贷的崔女士难掩激动。


  为深入贯彻金监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切实提升信贷获得便捷性的通知》要求,工行德州分行围绕“技术驱动、服务协同、场景链接、生态融合”理念,率先实施普惠、个贷、信用卡、票据等资产业务下沉网点,在大型旗舰网点设立便捷获贷中心,在综合网点设立普惠个贷专区,为小微企业、商户、个人等提供一站式融资、结算、政务商务服务、征信查询、二手房贷款、综合消费分期业务等全链条、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面向小微企业主推e抵快贷、经营快贷等线上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优势产品组合服务小微个人。在解放北路支行便捷获贷中心,该行还发挥数字化优势,设立智能机器人“工小智”、工行产品卷轴,同时设立独立浸透式VR客户体验仓,以互动方式提供线上房源、购车实景3D效果体验。


  自2022年以来,工行德州分行已下沉网点客户经理超50人,下沉网点普惠客户经理新增普惠贷款超10亿元,新增占比近75%。其中线上业务新增占比在96%以上。大个金板块、网点竞争力考核持续位居系统前列。创新做法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及人民日报《经济周刊》、金融时报、人民数字网、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被总行确定为零售资产业务下沉“德州样板”。


  普惠实体,于“零距离”中彰显“工行温度”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工行德州分行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与水平。


  “眼看业务持续向好,资金周转的压力却让公司的运营捉襟见肘。”德州某制造公司负责人说道。彼时,该企业正面临“成长的烦恼”,由于企业处于发展期,主要资金都用来扩建公司生产线,受行业大环境影响,上游公司回款周期拉长,公司资金周转一时出现了问题。


  在10月“工银普惠行”的一次走访中,工行德州分行了解到该企业的实际困难,为企业介绍了工行“新一代经营快贷”。该产品可以根据企业的纳税、结算、收单等数据核定贷款额度,无需抵押物,且贷款利率优惠。随后该行开辟绿色通道,上下联动,第一时间为该企业成功办理“新一代经营快贷”300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助力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种植户谢先生是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平原县前曹镇承包了600亩地,用于小麦、玉米种植,随着产量提升,经营趋旺,谢先生产生了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但却苦于自有资金不足,迟迟难以实施。9月中旬,在了解到谢先生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后,工行主动上门对接,开辟业务处理绿色通道,迅速为谢先生审批发放200万元“种植e贷”,有效解决了农户扩大土地承包租金的资金难题。


  工行德州分行认真落实总省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按照“做真、做实、做好、做活、做持久”总体要求,实现普惠业务高质量发展。增量方面,该行今年前9个月已累计投放小微贷款近55亿元。扩面方面,持续锻造多层次产品体系,深化便捷获贷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经营快贷、e抵快贷、个人房产抵押消费与经营组合贷款等普惠标准化产品优势,借助“工银普惠”小程序、“码上赢”等工具,全面提升网点普惠金融服务效能,逐步将网点打造成普惠贷款营销服务主阵地。


  完善渠道,在场景创新中彰显“工行作为”


  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全力做好全链条政务服务、便捷获贷中心(专区)、外汇、绿色低碳、科创、养老网点“六大场景”搭建。全新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网点功能定位、特色场景搭建、人员配备、服务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全流程优化和重塑,构建起了以科技金融中心为标杆,网点+智能设备+专家团队+网络融合“1+N”服务模式。高规格推动适老化旗舰、标杆网点敬老、适老服务场景建设,无论是自助设备、进门坡道、等候座椅还是业务办理柜台全部无障碍、人性化设计,实现金融服务生态化、便捷化、人性化。


  “下一步,工行德州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总省行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着力发挥‘便捷获贷’服务品牌优势,擦亮资产业务下沉‘德州样板’金字招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厚度和深度,进一步发挥好国有大行“压舱石、领头雁、主力军”作用,在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工行德州分行党委书记董艺表示。(宋开峰)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