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共享集群:摘下数据库技术“明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17





  数据库共享集群技术凭借其高可用、高负载、灵活的故障切换、超级容灾等能力,是适用于金融等关键行业核心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国外数据库厂商占领国内高端市场二十多年的“杀手锏”。

  随着国产数据库加速崛起,逐渐从外围系统深入高端市场核心系统。能否顺利攻克共享集群技术,摘下这颗数据库“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国产数据库挑起“核心”大梁,更好服务用户核心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

  以自主原创数据库领域“根技术”为基础,达梦数据历经十余年潜心研发、积累,成功攻克共享集群技术,并推出了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DM Data Shared Cluster)产品,在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得到广泛部署应用,国产数据库技术实力得到实践检验,进一步为数字中国建设筑牢数字底座。

  十余年攻关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实现数据库共享集群技术“零”的突破

  数据库共享集群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此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这项关键核心技术,而国内也鲜有经验可循。面对内外形势,达梦数据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具备了原创数据库内核能力,这为突破共享集群技术奠定了底层基础。

1729069578494213.png

  “实际上早在2009年,我们的研发团队就基于达梦数据库第六代产品DM6,做了共享集群技术的首次尝试。”达梦数据总架构师韩朱忠表示,但依照当时DM6产品的内核架构,只能研发出一个“基础版”,在面临高负载时可能存在风险。

  2010年,研发工作进行了路线重构——重新设计适用于共享集群技术的底层内核架构,彻底破解技术性能上的瓶颈。经过无数次的研讨、论证后,研发团队最终决定舍弃倾注多年心血研发的DM6内核架构,着手新一代产品内核DM7的研发。

  “这就相当于造一套房子,要在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画出不同的‘设计图’。”韩朱忠通俗地解释,为了实现共享集群技术相关的模块设计,达梦团队在DM7进行内核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向共享集群形态的演进,进行了内核代码、底层架构的全面彻底重构,为共享集群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在功能和性能上的持续扩展、迭代升级打下坚实“地基”。“使用国产数据库不能让用户降低要求,我们要做的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一点点补齐短板。”韩朱忠说,为更好服务用户、提升使用体验,研发团队不断推进共享集群技术的优化升级,先后在节点多活、跨节点全局锁机制、集群并发事务处理等方面实现重要的技术创新。

1729069585856762.png

  十二年潜心钻研、一度推倒重来,自2008年达梦数据共享集群技术正式立项以来,历经4000多个日夜艰难攻关研发,这项长时间被国外科技巨头独揽的关键核心技术,被达梦数据成功攻克。2020年,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稳定、性能强大、灵活易用的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产品也正式对外发布,实现了国产数据库在高端技术领域“零”的突破。

  自主技术夯实数字底座

  护航关键行业核心系统转型升级

  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产品有效缓解了我国高端国产数据库的市场需求,依托其自主、安全的高性能表现,在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底层支撑作用,并深度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金融、通信、电力等关键行业用户,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数字底座。

1729069591449112.png

  金融领域,在中央国债核心系统项目建设中,为满足用户对数据库高安全、高可用、高可靠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达梦数据通过数据共享集群DMDSC搭建了一套两地三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为用户核心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南方基金TA系统采用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成功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上线以来运行稳定,完成亿级数据量的处理,为用户在性能、成本、风险防控等方面带来显著收益。截至目前,达梦数据共享集群为数十家金融用户各类核心应用提供安全支撑。通信领域,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多个平台上线,为浙江移动数据库的低成本、快速改造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基础能力,高效满足用户业务系统对数据库高安全、高可用、高性能的需求。电力领域,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在国家电网多省调控云系统广泛应用,并助力南方电网建成首个央企全栈式自主、安全超大型数字化系统“电力行业企业资源运营平台”,为保障数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稳定支撑。

1729069597112367.png

  面向未来,达梦数据将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持续推进数据库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行业核心系统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选择,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