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成就,并肩前行 | 东融人物武琼的蜕变与坚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15





  他们深耕行业,扎根业务前端

  他们长路当歌,为热爱而战

  他们在东融挥洒青春

  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走近这些“东融人物”,聆听他们为梦想发声。希望通过“东融人物”系列,让更多伙伴们感受到努力和坚持的价值。

  入职以来,苏六分司猛虎队的武琼始终奋战在业务前线,用专业深耕,用热爱坚守。专注细致、坚韧不拔是她的标签,“2023年年度优秀融资顾问”“2022-2023年度迎新年大会战老兵我是王”......从一个懵懂的毕业生,到大大小小奖项荣誉拿了近百项,她完成了自己在东融的华丽蜕变。

  01 只要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个行业就有存在的价值

  8年前,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武琼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未来既迷茫又憧憬。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东融的校招宣讲会。月薪过万的梦想,尽管在那时似乎是个难以触及的目标,却激起了她挑战自我的决心。凭着对金融服务行业的兴趣和高薪的向往,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东融。

  初入职场,武琼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销售新人,她不仅要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还要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处理复杂的业务问题。性格内向的她,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而销售工作恰恰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那时候对于快节奏的销售工作很不适应,公司定期组织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渐渐地,她开始走出舒适区,主动与同事交流,学习他们的沟通技巧。谈及身边的同事时,武琼说道“很感谢身边有一群亦师亦友的伙伴。”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客户问题时,团队的经理、师傅以及同事们都会伸出援手,耐心指导她如何应对。团队的帮助和鼓励,让她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成长的契机。

  然而,助贷行业在当时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很多人对助贷抱有偏见。“只要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个行业就有存在的价值”。武琼以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态度,为行业正名。她将自己比作房产中介,虽然两者服务的内容不同,但核心都是在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许多有资金需求的客户难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而助贷行业正是这座桥梁,连接着资金的需求方与供给方”。正是这份坚持和热爱,让她在助贷事业中越走越远。

  02 将心比心服务客户,才能让客户放心

  “你付出的每一份热情,客户都能感受到。将心比心服务客户,才能让客户放心。”武琼分享道,自己有一位客户是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征信受损严重,期间有多家三方机构在跟进,客户一直不愿来访详谈方案。

  武琼并没有放弃,一直以朋友身份与客户保持沟通。她的服务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推荐上,更是深入到了客户的日常生活与实际需求中,甚至利用下班时间研究金融产品法律法规,只为能在关键时刻为客户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的建议。武琼的这份用心,客户自然也能够感受到,并回馈以同样坚定的信任与支持。正如武琼所坚信的:“将心比心,以诚待人,才能赢得长久的信赖。”

  随着客户征信状况的不断改善,当客户再次面临资金需求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武琼,这份不假思索的信任,是对武琼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的最高赞誉。

  随着客户征信状况的不断改善,当客户再次面临资金需求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武琼,这份不假思索的信任,是对武琼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的最高赞誉。

  03  互相成就,并肩前行

  不知不觉中,武琼加入东融已经8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开始,逐渐在销售领域崭露头角,蜕变成苏六分公司的销售“大牛”,被同事亲切地唤作“武老板”。东融成为了她职业生涯的启蒙者,“公司不仅教会了我行业知识和销售技巧,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我的价值观,让我对待人接物甚至社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

  东融成就了她,她亦见证并参与了东融的壮大。“我经历了公司的转型期,那时候公司的业务方向有所调整,也遇到了一些业绩瓶颈。”谈及这段时间,武琼感触颇深,“好在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难关。”熬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更坚定了她对公司的选择。她认为,一家能够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体验的企业,其成就必定非凡。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没有错,东融从当初的几家分公司,到现在近50家分公司覆盖20多个城市;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如今的行业翘楚......“很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说企业的发展

  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

  那在征途中

  将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公司的老员工

  便是公司前行路上最可靠的盾牌

  历经14年发展的东融

  离不开每一位老员工的鼎力支持

  谨以此文

  献给那些默默奉献

  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老员工们!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