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集团旗下湊湊首创冰煮香水椰子鸡 打造国庆新爆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30





  近日,呷哺集团旗下特色火锅品牌湊湊重磅推出新品与新店两大举措,迎战下半年业务增长的重要节点。

  创新力是湊湊持续发力新品、新店的核心引擎。全国首创新锅底冰煮香水椰子鸡,“低温慢煮”打破传统烹饪范式,创造极佳口感,在北京、上海上线不到一周便火爆出圈。同时,位于北京的湊湊首开通州万象汇店正式开业,延续“一店一景”的湊湊特色,以檐下烟云为设计理念,营造炊烟袅袅、灯火通明的就餐氛围。

  创新作为呷哺集团核心竞争优势之一,这种DNA深刻在骨子里,不论是一人一锅的小火锅呷哺呷哺,还是主打聚会的湊湊有料锅+台式手摇茶的跨界组合,都彰显了呷哺集团的创新基因。

  新锅底、新业态 创新之路步步为营

  以集团创新发展为指引,湊湊的创新始终站在高品质、高审美、高需求之上,即以品质留住顾客,以设计美学同频顾客,以满足需求走进顾客。

  冰煮香水椰子鸡最大的亮点在于“低温慢煮”,将纯天然100%冰椰球与鸡肉一同下锅,接触冰水时鸡肉缩紧,冰水融化的同时慢慢升温,鸡肉结构慢慢涨开,释放更鲜美的风味,水开后鸡肉内外刚好断生,可以达到整块鸡肉内外爽滑口感。与普通开水煮鸡肉相比,这样吃起来肉质更加爽滑、可口,让食客体验到颠覆性口味,重塑对优质口感的认知。

(冰煮香水椰子鸡)

  口感之下,是呷哺集团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赋能。冰煮香水椰子鸡选用110天的海南文昌走地鸡,确保鸡肉的优质性;采用世界闻名的泰国香水椰子和椰皇水,香气浓郁之下能够具备细腻口感。呷哺集团利用强大的数字化运营与管理能力,切实履行食材品质安全高于一切的承诺。

  在当下多变的餐饮环境下,谋增长促发展,核心动力来自创新化的自我重塑。因此,今年湊湊也对部分门店进行改装升级,实现餐娱一体化的多样业态全面发展。“一店一景”是湊湊量身定制的门店设计理念,湊湊首开通州万象汇店以此为设计出发点,将传统的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融合,打造出雅致且富有文化氛围的用餐环境,让顾客获得美味的同时,又能获得文化熏染的精神享受。

(湊湊首开通州万象汇店)

  此外,湊湊更是破旧立新,去除传统单一的就餐空间布局,不在固化门店功能,融合性地开设KTV包厢、小酒馆模式以及Live演出等多种新业态,并结合当代人就餐习惯,开放全时段运营模式,满足时段上的个性化需求,逐步覆盖除午餐、晚餐外的下午茶、宵夜等多时段多场景。

  重品质、重发展 转型之路一往无前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仍坚定不移搞创新,呷哺集团的创新引擎已效果显现。门店表现方面,湊湊北京合生汇门店重装开业当天迎来逾千名顾客,KTV包厢更是预订火爆。当前正值国庆假期,其KTV包间已全部预订完。可见,湊湊门店的创新举措带来的增长效应是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夯实了门店竞争核心优势。

  与此同时,呷哺集团旗下的呷哺呷哺品牌同样在创新力牵引下,佳绩频出。数据显示,中秋假期间,呷哺呷哺全国销售趋势良好。节日当天,江苏、深圳、新疆客流同比增长约200%;浙江、湖北、河南、甘肃客流同比增长约100%;黑龙江、辽宁、吉林客流增长平均37%。并且,为喜迎国庆,呷哺呷哺也持续发力节日高峰点,其推出大满贯套餐抽奖活动,中奖率100%。

  在当前环境下,呷哺集团两大品牌的表现,展现了集团在创新层面的力度和转型发展的决心。呷哺集团之所以能够做到集“质价比”和“性价比”于一身,源于呷哺集团的自营策略。集团旗下的锡林郭勒盟伊顺清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牛羊屠宰、加工、冷藏、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日屠宰加工量可达4000只羊,年产量可达1.5万吨,总体年产值可达10亿元。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不间断地高品质供应,另一方面能够省去中间环节,有效管控采购成本,让产地直达餐桌的供应体系成为消费者享受“高质价比”菜品的保证。

  呷哺集团不断加大数字化发展力度,盘活传统门店的新生力,用会员体系打通品牌间的相互赋能,并在供应链筛选与管理上下足功夫,牢牢将品质话语权握在手里。如今,呷哺集团的数字化创新发展蓝图已形成“人货场”三位一体的强大能量,成为集团核心竞争力。

  从更长远的发展目标看,呷哺集团总是先于需求布局下一步。在当前供应链体系能够实现食材从原产地到餐桌新鲜度保证的基础上,呷哺集团在北京大兴建立的新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库容提升超100%。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物流中心启用后,预计可服务于近500家餐厅。其中,北京仓部分将为400家左右餐厅进行配送,同时还将承接天津仓负责的近百家餐厅。

(呷哺集团新物流中心)

  持续性深化改革,为每一个环节注入创新能力,是呷哺集团为业务增长铺设的一条长短期效果兼具的正确之路,其效益正在持续性高质量地释放。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