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不动摇 爱岗敬业创佳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4





  1983年王拥军从学校毕业,年轻的他对未来还是一片懵懂和憧憬。后来,得益于自家在当地种植烟叶和在烟办工作与烟站有着密切的业务来往,促使他对烟叶生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主动到烟站帮忙,担任烟站的管理员和出纳等职务,再经过努力学习和虚心请教,他熟练掌握了烟叶生产技术。凭着不错的技术底子,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走到了烟叶生产的正式岗位上。在将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围绕公司发展的目标,坚守在烟叶生产一线,不怕苦、不怕累。


  他爱岗敬业、担当尽责,执着追求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公司创业初期,办公和居住区域设施简陋、环境恶劣,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条被子和一间潮湿的小屋就是日常生活的全部。当时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面积,为了响应公司发展计划,他没日没夜、不遗余力的带领烟站员工穿梭在田间地头,致力推动烟站面积发展。同样,服务烟农他也躬身力行,只要有烟农反映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及时解决烟农的疑问,帮助烟农用科学的手段解决生产问题,与烟农促膝交谈,指导烟农落实技术标准,帮助烟农解决实际困难,为烟农申请建造烤房和各项生产投入补贴,组织志愿服务队帮助困难烟农应对自然灾害等。


  他深扎基层、攻坚克难,始终坚守在烟叶生产的最前线。


  二十余年如初,他始终在基层烟站任职,真正是一位资深老站长。皖南公司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面临农村经济落后、烟农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各种难题,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发热情和决心,他挨家挨户苦口婆心的劝说烟农,徒步当车、风餐露宿是常态,他却对此毫不在意,关心的总是公司发展的话题。近三十余年的漫长的岁月里,靠的是对事业的执着,对烟农群众的真挚之情,他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融入了烤烟事业,融入了烟农群众。


  他乐于奉献、躬身力行,用热情抒写无悔的烟草岁月之歌。


  “是皖南公司成就了我,没有皖南公司,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当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他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正是心存这样一份感激,他尽心竭力,致力于公司发展,致力于烟站建设,致力于烟农服务,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烟草事业。由于长期在奔波在基层一线,他也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距离老家步行十五分钟的路程都很少回家一趟。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居住,他的身体也患下了隐疾,最终造成腰部损伤。2019年他又被诊断为糖尿病。身体的伤病,家庭的亏欠,这些都没能撼动他奉献的初心,至今仍以饱满的姿态阔步在公司的高质量之路。


  他勇挑重担,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绽放“佳绩”之花。


  在南陵烟站,他狠抓队伍建设,提升烟站团队氛围;面临烟站长期工作处于下游的困境,他勇担责任,不遗余力的带领烟站找不足、补短板,经过不懈努力,整个烟区一度出现“南陵现象”;在郎溪烟站,他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执行清沟沥水、平衡施肥等生产技术,着力提升烟叶质量;在泾县烟站,他凝聚人心,谋划发展,带领烟站摆脱僵局。深入各服务部了解员工思想状况,解决员工实际需求,打通员工之间的隔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黄渡烟站,他狠抓内部管理,提升烟站规范水平,以标准化烟站达标建设为契机,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王拥军作为烟站和支部的“班长”,他时刻以个人品质和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进行着团结凝聚和言传身教。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为烟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算不上有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却能够在只言片语和举手投足间影响他人,带领几十名员工跟随公司发展,引领几百名烟农走上致富道路。兢兢业业几十载,勤勤恳恳大半生。他完美的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创”文化正能量,呈现了什么叫立足岗位投身高质量发展。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