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社区化体系,点亮伴老化智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0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针对该问题,大部分视角和关注点都在养老的具体物质方面。诚然,“老有所养”的实施,让广大老年人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更多养老服务和更全面的生活保障,值得我们大力支持落实并且持续发展。但除了宏观层面的养老服务,也需要把视角转移到微观层面的“伴老”关怀。


  在对老年人群体的观察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普遍享有养老金和保险金等社会保障福利,这些福利为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了经济支持。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得到了子女的尊敬和关怀,这些关怀体现在物质保障上,如提供适宜的衣物、营养均衡的饮食、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这种综合的社会和家庭支持体系,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稳定和安全感。但是这一类老人中,往往也有不少负面情绪和无措行为,他们仿佛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被甩在边缘区,哪怕得到较大的生活质量提高,也只能日复一日过相似的日子。


  这类老人有许多共性,首先是儿时受教育层次不高,同时在人生发展中缺乏知识层面的提高,精神生活停留在十多年前,无法通过自主学习跟上网络的发展去寻求乐趣,在后疫情时代的娱乐生活更显重复单一。第二,他们逐渐跟随子女到城市中生活,与过往的友人渐渐分离,在新社区中由于方言不通,难找寻交心的老年伙伴,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其三是他们大部分的欢乐与成就感来源于子女孙辈的关心和消息,缺乏个人层面的生活价值,容易陷入觉得自己会被看不起、丢失自尊心、害怕打扰子女而胡乱猜测的内耗之中,逐渐固执不安,焦虑落寞。最后是他们的社会化场景较少,单一停留在接送孙辈的路上、购买菜品的超市、晚间散步的小道等,容易陷入循环状态,参与不到更多社会化的新鲜事物及活动,仿佛只是另一个空间的附属品。


  综上所述,这类老年人其实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他们普遍没有能力打破这一僵局,所以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支持和帮助,寻找恰当道路。在探索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创新路径中,结合社区建设与“伴老”服务的系统化发展,可以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策略。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面、连续、个性化的服务,确保他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支持。


  这一策略有着多方面优点。首先是老人身体状态层面,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作用较大。提供伴老化的心理支持,不只让老年人生理方面的健康提高,也提振乐观积极心态,正确看待科学生活方式,譬如不熬夜、改善卫生、提高饮食水平、反对过度节约。长期以来,能够促进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社会医疗资源的节约,并且良性反哺心理状态。其次是融洽微观的家庭生活,让子女减少心理负担,减少对老年人精神娱乐缺乏的愧疚感,提升社会活力,也能集中时间和老年人一起参与家庭活动。最后是社会层面,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的社会有一群健康快乐的老年人,便会有许多宝。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智慧颇多,也同样可以作为社会心理状态的促进因子,和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这些都需要伴老化服务的先行。


  伴老化社区建设策略多样,需要逐步探索。首先是社区搭建智慧化的老年交友空间,前期通过送小礼品的方式,搜集老年人交友需求、个性化爱好、性格、生活空闲时间、过往居住地等,形成老年人交友档案,并且通过智慧网络的方式与周边多个社区搭建信息库,后期举办联谊活动,搭建桥梁,沟通有共性的老年人交友。再者是搭建老年人互助空间,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荣誉感,有的老年人擅长传统技艺,可以开设特色课程,周末教给社区的小朋友;有的老人和蔼可亲,可给予心理关怀教育,帮助其他老年人甚至青年人解开人生疑惑;有的老人来自农村,尤其擅长种菜,可开设专门的小草地让他们回归往日生活,并且分享中国农业知识。同时,后期可颁发荣誉奖项,或定期将生活用品作为奖品奖励给参与力度强的老年人,可以多个社区建立相应比赛,开设厨艺比拼、种花比拼、木匠比拼等。其中的资金支持,可以来自子女、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同时形成对社区执行力度的监督。最后是搭建老年人学习空间,前期搜集老年人需要学习或解惑的内容,如手机视频通话的使用、网络电视的操作、失眠过多等问题,建立群聊或电话簿上门服务或者举办大型课堂,联系医疗及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解答。


  通过智慧化的交友空间、互助空间和学习空间的搭建,这一类老年群体不再仅仅是社会边缘的旁观者,而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活中去,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从而在心理上实现真正的“伴老”。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怀,也是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促进构建一个更和谐、健康、智慧的社会。(张兴)


  转自:中企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