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金叶”飘香。转眼间,2024年度的烟叶烤收已接近尾声,宁乡市各个烟叶收购站内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烟农们“点绿成金”,收获满满。
“绿叶”变“金叶”,带来的是农民的增收致富,“金叶”不改“生态绿”,是烟叶种植过程中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的烟叶生产目标,推广应用土壤保育、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做到科学植烟、绿色生产、点绿成金,实现了烟叶从种到烤的全程绿色赋能。
近年来,宁乡市全力推进烟草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全流程绿色种植方式,为烟草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土壤保育,用养结合
土壤是烟叶生长的基础。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坚持“用养结合”的土壤保育工作,以增施有机肥及补充生物菌肥等方式,改良土壤的生物及理化特性。合理规划前作及轮作,实现茬口衔接及营养协调;因时因地制宜推行“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给土壤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
好的农家肥能为作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在宁乡市喻家坳乡,不少烟农的房前屋后都长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山包”。这些“小山包”是各户烟农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堆捂的农家肥。无论是种植烤烟还是蔬菜,增施农家肥都可以让“粪肥土,土肥苗”,达到农药化肥使用量“双降”的效果。
(金醇烟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伟临查看水稻长势)
“近些年,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我们严格落实烟稻轮作、冬耕深翻、增施有机肥等土壤保育措施,烟叶质量提升了,效益也更好了……”喻家坳乡金醇烟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伟临高兴地介绍道。
2024年,喻家坳乡实现烟稻轮作7500余亩,推广使用有机肥300余吨,烟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性、通透性以及肥力不断改善,进一步筑牢绿色生产基础。
绿色防控,生态植烟
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锚定“减农药”目标,突出“早、防、精”,用物理和生物等多种方式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践行绿色防控理念,生物治虫,严防烟叶虫灾病灾。
据了解,烟叶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其中烟草鳞翅目害虫斜纹夜蛾、烟青虫以及半翅目害虫蚜虫最为常见,它们以取食烟叶叶片为生,导致烟叶生长不良,严重影响烟叶的经济价值。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每年通过免费发放蚜茧蜂、蠋蝽、异色瓢虫等“害虫天敌”,来达到“绿色防控,生物治虫”的目的。
“蚜茧蜂是一种卵寄生蜂,通过‘借腹生子'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寄生下来,这些寄生的蚜茧蜂卵在蚜虫体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通过吸收蚜虫体内营养而长大,最后变成僵蚜,几天时间就孵化出蚜茧蜂,这样既消灭了蚜虫,又繁殖了下一代蚜茧蜂,新一代蚜茧蜂继续在蚜虫体内产卵繁殖,以致能够循环‘灭蚜'。”宁乡市烟草分公司喻家坳乡烟草站技术员戴泽彰介绍到:“我们持续树立烟农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意识,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在烟叶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植烟,增施农家肥,实时根据烟叶生长情况分区域进行科学灌溉,减少了化肥施用以及水资源浪费。
(湖南烟草天敌昆虫繁育中心繁育蚜茧蜂现场)
生态种烟,持续发展。据了解,三年来共推广烟田绿色防控19.44万亩,免费服务大农业24万亩,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为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绿色烘烤,点绿成金
聚焦“节能减排”“双碳”目标,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极响应中央环保新政要求,陆续新建生物质新能源烤房784座,改造1780座,生物质新能源烤房占烤房总数75.35%,切实推进绿色生产。
“今年我家种了30多亩烤烟,烟叶在新能源烤房里烤,相当省事,温控全部都是智能的,不用人加火,只要设置好就可以去干别的事了,相当环保、省事情,马上就要出炉了,比起往年品质提升了很多。”喻家坳乡泉龙村种烟农户陈光辉表示。
喻家坳乡喻家村种烟大户张伟说:“这些生物质能源烤房的新型烤房确实好用,因为燃烧使用生物质颗粒便于控温控湿,不仅升温快,控温控湿准,能有效降低烟叶损失率,烤出来的烟也好看,提高了烟叶烘烤品质,可获得更高的烟叶收购价格。由于减少了烘烤劳动强度,每房烟烘烤成本较煤炭减少约200元,人工成本每房烟降低约102元,比起燃煤烤房人工节省约一半。算算账,既节约烘烤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烟叶收入。”
(张伟在烟叶收购站点交售烟叶)
“生物质新能源烘烤利用秸秆、玉米芯、废旧木材等加工成颗粒燃料,变废为宝。烘烤时通过温湿度自控仪和自动送料功能,轻松实现‘低碳烘烤’。”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积极推广新型烤房赋闲利用模式,将“赋闲”时的烤房变成“冻库”,用来储藏其他农产品,助力了其他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以喻家坳乡为例,每年“烤房冻库”可帮助储藏新鲜栀子花10吨。
以绿色为底色,以科技为动力。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分公司将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科学生态植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烟草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朱珺 喻意)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