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加速建设,“批量组网”有望迎来发射元年……2024年,随着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实施,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预测,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其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更加明晰,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凭借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好、产业协同强的业态属性,商业航天不仅成为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有望在推动技术创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及相关企业发展增添“助推剂”。
打造“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开启发展“加速度”
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包括卫星制造、运营及应用、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等。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一直以来,由于传统航天发射成本较高,国家主导是驱动各国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不过随着以SpaceX为代表的民营航天企业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以及卫星互联网在国家战略中重要性的提升,商业航天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
仅在2022年,就有超过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出支持航天发展规划和政策,重点着眼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两方面。其中,商业航天被视为重要赛道、获得大力支持,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布局引导,并在细分领域不断建立优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亦逐渐提速。2023年,天兵科技“天龙二号”成为国内民营液氧煤油入轨第一箭;蓝箭航天“朱雀二号”也创下全球液氧甲烷火箭的“首飞”纪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商业航天和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一道,被列为“新增长引擎”。
据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前,我国拟发射超过3000颗商业卫星,产值将突破2100亿美元;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且未来小卫星星座的发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带动作用凸显,商业航天利好空间生物技术研究应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具备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等特质,在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跨界融合、拓宽产业链方面被寄予厚望。
一直以来,太空中的失重及微重力环境被视为宝贵的实验资源,利用其开展空间生物技术等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太空经济”重要的细分赛道。
2022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曾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培育发展太空生物制药、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生命科学试验卫星可以为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研究微生物、细胞、蛋白质结晶等在轨试验提供基础条件。”
而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推动,空间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望继续取得长足进展。早在2018年,一枚猎鹰9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SpaceX龙飞船上,就搭载了美国一生物技术公司的人造视网膜蛋白。该公司技术人员表示,利用微重力环境开展实验,可帮助团队进一步了解如何改善人工视网膜的功能,并得到比地球上的结晶过程更高质量的晶体,使得某些蛋白质更容易研究,作为药物也更具吸引力。
2020年,东方红航天生物取得经“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载的一系列菌种样本
在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颗生命科学试验卫星“火炬一号”,于2022年底成功发射。据介绍,该卫星解决了试验载荷气密性设计、生物培养装置温度控制、微生物观测光学设计等问题,为微重力条件下对微生物生长情况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卫星所属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该试验主要是检测空间环境对肠道中好氧菌及厌氧菌生长情况的影响,为益生菌产品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还可筛选出产业化性能更强的益生菌亚种服务食品工业。
助益科研创新,航天技术应用企业冀“借东风”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微重力环境对制药、生物技术、诱变育种、材料科学、营养学等行业而言是一次颠覆性的历史机遇。国际宇航科学院理事、生命科学部院士庄逢源曾在采访中表示,微重力环境能大大缩短新药和疫苗的研发周期,加快蛋白晶体和新材料的开发进程,其潜在的科学价值和商业利益都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得益于商业航天发展带来的辐射效应,一批研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有望搭乘“顺风车”,在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
2024年西洽会,东方红公司展示的空间搭载菌种原料
作为航天生物技术应用产业的中坚力量,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多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及卫星,开展微生物菌种诱变研究,搭载并培育了紫红曲霉菌、东方红1号酵母菌母菌、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紫杉醇真菌、灵芝(赤芝)等微生物菌种,积累了空间环境诱变、地面筛选等方面丰富的科研经验。
“结合空间诱变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株或种子、形成规模化生产,是公司主要技术优势之一”,东方红航天生物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以此为基础,公司至今已开发出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家居生活等系列终端技术成果100余个,天曲牌益脂康片、东方红1号牌黄芪香薷酵母口服等健康产品享誉市场。”
谈及商业航天的发展与应用,该负责人认为,现阶段国内的商业航天主要以技术为导向,在国家航天任务之外、更多商业航天应用场景有待发掘。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发射成本降低和有效载荷增长,越来越多企业有机会打造自己的“空间生物实验室”,进而为生物医药、大健康等行业提供更多商业化太空技术、产品和服务。“之于东方红航天生物公司而言,借商业航天发展的‘东风’,推动空间生物技术和航天医学成果转化取得新的科研突破、落地更多主动健康产品和服务,以更好满足民众对于健康生活的需要,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容错失的契机。”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