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粮+烟”生产模式,书写“机+艺”融合篇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19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高质量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皖南地区实施的“粮+烟”(即水稻与烟叶)生产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还能通过“机+艺”(即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进程。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近年来,皖南烟叶公司长期聚焦“双减”宜机化“粮+烟”生产技术体系、“机艺田服”机械化生产系统两项重点,紧扣“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设施配套、全程管服”四个关键要素,初步探索出如何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来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双减”轻简化作业,促进机艺融合


  减少作业次数。着眼合并减少作业工序,推进生产环节一体化、生产技术轻简化、生产作业机械化,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降低用工成本。


  减少采收次数。烟叶生产中,在配套多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采收技术标准优化和高可用性研究,实行三次采收或四次采收,部分集中采收,提升生产的可用性与农艺宜机性。


  二、推进农机研究与改进,促进农机适艺


  加强农机研究与改进。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研究确定农机农艺融合总体设计,优化改造农艺技术,采取农机技术借鉴、集成与开发等多种方式,依托农机试验田,常态化开展农机试验与验证。


  推进农机示范与推广。在农机自主研发、引进改进、选型配置基础上,用好基础设施农机具补贴政策和农机示范政策,结合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集成,加快新型农机推广应用。


  三、推进农艺技术体系配套,促进农艺宜机


  建立宜机技术规程。结合农艺优化和农机改进,协同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验证,创新形成了“功能工效、作业技术标准、农机配置标准、作业条件、作业方法”五要素的农机农艺融合规范制定方法,构建以宜机化农艺标准技术规程、关键设备农机农艺融合规范为主要形式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


  推进宜机种植模式。全面推广1:1烟稻隔年轮作、绿肥+再生稻、烟稻油融合等宜机模式,系统设计农机配置,提高通用农机利用率,稳定农机服务市场。


  配套完善宜机技术。在“双减”宜机化技术体系框架基础上,同步从品种、育苗、绿色投入品等多个方面统筹优化配套烟稻宜机化技术。


  四、推进农机运行主体培育,促进农服主体适机


  现代种植主体培育。联合地方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同探索种植主体培育新路径新方法。目前皖南地区培育新型职业烟农超过千户,户均种植规模百亩以上,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新型农机需求更加旺盛和精准,初步形成一批机械装备完善的“新农人”。


  培育高素能农机手。制定实施《农机手培育实施细则》,明确农机手培育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并针对水稻与烟叶生产季节性和周期特点,将农机手同步纳入其他工种技能培训,延伸培育服务链,有效防范农机手流失。皖南地区与合作社、社会劳务公司、村委会、社会教育机构、农机厂家等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累计培育农机手超三千名。


  探索培育社会化农机服务主体。以市场化运营为核心,整合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政策,突出政策保障、平台建设、培训体系构建、服务链条完善等重点,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等社会化服务机构。


  五、推进农机管服体系构建,促进农服体系适机


  构建粮烟生产全程管服体系。搭建了一套烟叶及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绿色技术、专业服务、动态管理”全程管服体系,开发了基于万亩基本稻烟田电子鱼鳞图的烟叶生产动态管理系统,结合机械化作业的实际特点,以“技术+劳务”服务方式,将生产技术节点,配置开发成多项覆盖烟叶生产全环节和水稻部分环节的服务产品,促进机艺融合产品化推进。


  建立农机基础管理制度体系。依据农机各项规章制度,围绕农机购置、租赁、管护、日常管理及档案整理等内容,建立了三级管理责任机制,形成了一套农机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确保农机基础管理规范有序。


  开发农机数字化管理平台。基于行业烟叶一体化平台,探索开发具有订购管理、农机租赁、资产管护、农机服务、农机档案等项功能的农机管服平台,贯通了农机厂商、维保点、烟农、农机手之间的信息需求,实现烟稻全程管服及其农机需求、租赁、服务、维修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此外,“粮+烟”生产模式与“机+艺”融合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农民可以通过参与烟叶生产,在获得水稻收益的基础上增加一笔烟叶生产的额外收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机械化操作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途径的发展机会;同时,机械化的日益普及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去就业去创业,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陈洋、林硕、何婷)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