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用友网络在大同机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智化体验会。会上,大同机械总经理杜江先生发表了主题为“数智化升级 国产化替代”的演讲,深入分享了大同机械在数智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大同机械:注塑机行业的领军者
大同机械,自1986年成立以来,便以专业生产特大型注塑机在塑机行业中独树一帜。多年来,大同机械荣获了“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橡塑机械10强”和“中国名牌产品”等多项殊荣,并被授予了“中华之最”荣誉证书。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大同机械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同机械始终坚持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同机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种全球化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用友U9 cloud:替换17年Oracle的明智选择
在分享中,杜江先生详细阐述了大同机械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生产计划和小批量多品种非标定制方面,原有的Oracle系统已难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比较,大同机械最终选定了用友U9 cloud作为新的ERP系统。选择用友U9 cloud的主要原因是其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大的开放性和自主化开发平台和贴心的服务。
用友团队针对大同机械的需求和痛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U9 cloud、PLM、OA、MES的一体化集成方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这一方案不仅满足了大同机械当前的业务需求,还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数智化转型:不仅仅是软件更换
杜江先生强调,ERP系统的更新不仅仅是软件品牌和供应商的更换,更是一场流程再造和管理升级的过程。大同机械通过搭建以U9 cloud为基石的数智化创新管理平台,整合软硬件资源,助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通过数智化转型,大同机械实现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公司构建了以U9 cloud为核心,结合PLM、MES等系统的一体化平台,以及以OA作为平台门户的解决方案。这一平台不仅满足了集团业务的一体化需求,还为各业务板块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空间,同时为未来的扩展留出了余地。
三步走战略:实现数智化转型
为了实现数智化转型的目标,大同机械采取了明确的三步走战略:
1.0 集成互联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实现了基础的信息化建设,通过ERP+OA+PLM的集成,构建了集中管控与协同经营的平台。这使得企业能够初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流程的自动化,为后续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 软硬一体阶段:进入软硬一体化阶段后,企业基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实现了ERP+SRM一体化、WMS-智能货仓一体化以及ERP+MES一体化。这些一体化的实现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3.0 智能运营阶段:在智能运营阶段,企业进一步强化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通过社会化协同的推动,企业实现了智慧分析与决策驱动的全价值链运营。这为企业构建了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运营体系,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降本增效:数智化转型的显著成果
数智化建设为大同机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成果。首先,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30%。新的系统使得生产计划更加精准,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交付的周期。
其次,综合效率提升了50%。通过数智化转型,大同机械在各个业务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新的系统使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更加高效,减少了手工操作和人为错误,从而大幅提高了综合效率。
此外,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达到了99%。新的系统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仓储人员也减少了30%。通过智能货仓和WMS系统的应用,使得仓储管理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员成本,同时提高了仓储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数智转型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数据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彰显了公司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决心。大同机械通过国产软件替代进口,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与展望
通过数智化转型和国产化替代,大同机械实现了管理升级和效率提升,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还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大同机械的成功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展示了数智化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无限可能。
展望未来,大同机械将继续坚定转型步伐,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企业迈向新的高度。公司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大同机械也将积极拥抱变化,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成绩和更高的目标。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