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中国人工智能开始从“百模大战”走向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创造,一个“AI+”的绚丽时代已经开启。今年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核心技术、各种智能终端、行业应用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咖啡机器人等各类AI硬件,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打开了我们对未来智能生活的想象。
AI要为人类的真实生活服务,而最能体现生活烟火气的,莫过于厨房和烹饪了。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平均工作时长比2019年同期上涨了2.9小时。由于工作太忙、精力有限,回家做饭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正在变得越来越奢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希望新一轮AI技术能够应用于厨房电器,为中国人节约烹饪的时间和精力,满足大家好好吃饭的朴素心愿。同时,随着厨电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厨电行业也把人工智能视为驱动新增长的一大利器。
作为厨电民族品牌中的新锐,万得厨自创立以来就坚信,智能的最终目的一定是服务于人,提出了“智慧为人,做家的后盾”的品牌主张。最近,万得厨更是推出了全新“厨房智能体”,实现了烹饪由辅助到完全替代的智能化厨电升级。
烹饪的世界,AI究竟该如何参与?万得厨的创新突破为用户和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
AI厨电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AI在厨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辅助型智能、集成型智能和程序型智能。然而,这些应用方向在实际使用中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辅助型智能旨在通过智能技术降低烹饪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难度。例如,智能锅具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和时间来帮助用户更精确地完成烹饪任务。然而,这种智能普遍不够成熟,烹饪屡屡翻车,最终还是需要人来兜底完成,导致其实用性受限。
其次,集成型智能通过一套系统实现多终端联动,如烟机、燃气灶、蒸烤箱等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集成型智能理论上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烹饪体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很难兼容多样性的需求,整体流程又很复杂,不符合日常烹饪习惯,往往难以实现无缝联动,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另外,程序型智能则是通过预设的烹饪程序来简化烹饪过程,用户只需选择相应的程序,设备便会自动完成烹饪。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烹饪的复杂性,但同时也限制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口味和烹饪习惯。
综合来看,AI+厨电目前还处于抢占市场的初期阶段,尚未达到能够真正简化烹饪过程、自动完成烹饪任务的成熟度。技术尚不成熟,导致了所谓的“傻瓜式智能”和高学习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I厨电的普及和发展。
然而,从需求端来看,AI自动烹饪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特别是对于有幼儿园至初中年龄段孩子的家庭,家长在早上要争分夺秒为孩子做早餐,还要赶着上班,下班后又要在比较疲劳的状态下准备晚餐,都特别需要AI来帮助节约烹饪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那些承担养老责任,又要协助子女、料理家务的准老年人群,他们往往非常珍视居家烹饪的营养健康,但又不得不为做饭付出大量精力。因此,这些群体特别需要既满足个性化烹饪,又能真正解放人的时间精力的AI厨电产品。
可完全替代烹饪,用了就离不开的AI厨电
基于对AI科技的持续研发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万得厨顺势而为推出AI烹饪微波炉,实现了完全集成、完全自烹、精准控温、慧眼识物,是一个可完全替代人类烹饪的厨房智能体。
在万得厨厨房智能体正式发布前,我们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产品测试,邀请了200多组家庭进行体验。有人认为万得厨厨房智能体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在忙碌之余,还能喜欢上做饭,“以前能将就则将就,现在基本每餐至少两菜一汤。”“现在每道菜都是拿手菜。”还有一些用户盛赞“每天基本不开火了,”“没有油烟多舒服啊!”一位单亲妈妈感慨地说:“自从有了万得厨厨房智能体,孩子不仅爱上了做饭,还因此学会了独立与自信。”
从最初的怀疑与观望,到后来的赞叹与依赖,用户的反馈见证了这款产品的成长与蜕变。万得厨产品在技术、配置、性能上都保持行业领先水准,不仅能完全替代烹饪,还大大节约了厨房空间,也彻底解决了令人烦恼的油烟问题,让家庭空间更为开放,让家人间的日常交流更加温馨快乐。
万得厨认为,科技始终要以人为中心,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家庭和生活的平衡。这体现在厨房领域,就是不断用创新为不同需求的家庭解决烹饪难题,让更多家庭能够以最简单和最便捷的方式享受⼀餐,让人人都能拥有专享厨师。
一款真正好用的产品,用了就会爱上。而万得厨的厨房智能体,正是这样的创新型产品,真正做到了把AI请进来,把人解放出去,在满足多样性需求的前提下,实实在在节约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更是让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能够轻松烹饪美味。
这也说明,AI在厨电这个硬件领域,真正跨越了产品应用的鸿沟,为厨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万得厨努力通过智慧科技,帮助每个用户实现自我、家庭与生活的平衡,提高家庭幸福力,这正是AI存在的意义。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