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举办低空经济产教融合研讨会,校企携手解码行业未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09





  日前,学大教育集团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举办“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来自学大教育、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负责领导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共话产业升级背景之下诸多赛道的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低空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低空经济的核心是飞行器与各类场景的融合与应用,其中无人机配送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人客运最具市场增长潜力。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低空载人空中出行也有望在短期内启动商业运行。目前,中国从空域开放、产业支持、适航认证多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彰显了对空中交通领域的重视程度及其潜在的发展前景。


  自2023年以来,中国接连出台《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文件。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位列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文件同时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地方层面,也已有10余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2024政府工作报告,这使得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


  2024年4月7日,中国民航局在广州正式颁发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这也是全球eVTOL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所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正在汇聚成推动前进发展的巨大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是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学大教育致力于发挥平台优势,在教育端和产业端架起桥梁,通过举办产教融合研讨会向高校进行低空经济相关赛道的政策普及,同时通过产业发展情况与趋势分析、产业人才需求研判等,进一步推动贴合产业实际的体系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研讨会现场,学大教育和北斗伏羲相关业务负责人对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市场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分析,并详细介绍了诸多细分赛道的应用案例与未来规划,探讨行业机遇的同时,展现了学大教育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及北斗伏羲的技术研发实力。随后,多位行业专家及高校代表围绕低空经济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技术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现代化产业建设更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各主体需发挥协同作用。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演化,构建起能够持续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尤为关键。

  为加速纾解人才短缺困局,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与会人员就联合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旨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低空经济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进而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发力职业教育领域以来,学大教育依托此前深耕个性化教育领域二十余载所积累的教学教研、运营管理经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素养与产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搭建了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在产教融合生态建设方面,学大教育围绕产业学院与企业人才合作两方面推进创新模式落地,同时积极投入资源引入装备,携手头部高校与企业,提供面向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矿山、智慧文旅、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能车联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学大教育致力于携手多方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升学空间,为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并全力服务更多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此次低空经济产教融合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业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平台,更为学大教育持续探索更多领域的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对低空经济领域的认识,更明确了未来的合作方向与重点。学大教育集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作为头部教育企业,学大以培养面向新时代、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公司有责任也有能力和不同行业的优秀伙伴一起,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发展提出贴合实际的有效解决方案。”


  学大教育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围绕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岗位评价等方面,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合作,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为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