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白酒龙头五粮液2023年度股东大会正式召开,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大会吸引了超过上千名投资者及机构研究员参加,场面空前热烈。
市场之所以对五粮液如此偏爱,显然与其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纵观五粮液过去几年的成绩,大概可以用 “双8”和“双4”来概括。“双8”指的是其2023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800亿元,连续8年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稳健增长。“双4”指的是其销售收入连续4年每年迈上一个百亿台阶,现金分红连续4年每年超过100亿元。
那么,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五粮液稳健增长的动力源是什么?透过这场千人盛会,我们找到一些答案。
高质量发展的明线:“三力”提升促稳中有进
消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力、品牌力及渠道力的提升,这在五粮液身上有着直观的体现。
产品方面,过去一年,五粮液的产品结构继续完善。上新紫气东来五粮液,树立低酒度白酒品质和价值新标杆;上新45度五粮液、68度五粮液,持续完善代际系列产品体系;上新龙年生肖酒、五福熊猫五粮液、万寿坛、乘龙宝船、祝君马到成功等18款文化酒,其中龙年生肖酒引发市场热烈反响;推出和美江苏、山东、湖北、香港等14款和美中国系列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此外,浓香酒还升级上市了12.18品牌、五粮春和美春等,持续向中高价位段发力。
产品结构改善的背后,是产品质量的提升。过去一年,五粮液的酿酒生产稳步向好,一级酒产量创历史新高,生态酿酒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今年逐步开窖产酒,所产均为优质酒,产量稳、品质佳。
其次,品牌方面,过去一年,五粮液聚焦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深度参与央视春晚、秋晚,送出上亿“和美好礼”,火爆出圈;受邀参加纽约时报广场2024年新年倒计时盛典,成为该活动百年历史上首个受邀亮相的中国企业,获得全球上亿人关注;深度参与APEC、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国际金融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金熊猫奖等顶级政商活动。
系列动作,让五粮液的品牌声量持续扩大,进而推动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五粮液继续获评年度最佳表现品牌,品牌价值连续7年两位数增长、达到4498亿元。在《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五粮液继续获得品牌强度指数全球最高AAA+评级。
再次,渠道建设方面,过去一年,五粮液纵深推进、多维发力。主品牌传统渠道新开发经销商81家、新增核心终端2.6万家,终端累计扫码进货增长35%;直营渠道全面推进“三店一家”建设,新增“三店一家”超过1000家;新兴渠道加速布局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三大平台,导入五粮液文创、专属礼盒等产品;海外渠道已实现中免集团主要门店全覆盖。
可以说,正是产品、品牌及渠道的携手并进、全面提升,构成了五粮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的暗线:长期主义助行稳致远
而如果说“三力”提升是五粮液高质量发展的明线,那长期主义无疑是五粮液高质量发展隐性支撑和内在动力。
这在此次股东大会上有着多方面的体现。比如,当谈到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时,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明确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消费处于恢复期,理性消费、理性饮酒双理性观念愈发凸显,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越是特殊时期,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
当谈到产品质、量时,曾从钦表示,五粮液将始终坚持品质为基,坚守纯粮固态的酿造工艺,坚守优中选优的分级工艺,坚守以酒调酒的勾调工艺。核心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将遵循量价平衡原则,持续优化投放节奏和商家结构,计划量不盲目求增。
当谈到渠道建设及厂商关系时,曾从钦表示,要坚定不移处理好厂商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引导商家顺价出货,增厚价差收益,提升渠道利润;充分考虑商家经营痛点,不盲目压款、压货,让商家无后顾之忧。
在现代化经营方面,五粮液同样布局长远。首先是持续拥抱数字化建设。在生产端,全面推进数字化溯源体系建设,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复刻老窖泥工程技术成果在新窖池窖泥制作、窖池功能养护中的运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倍增工程;在营销端,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营销环节融合应用,伴随着营销数据资产的有效积累,实现三个“精准识别”,为下一步高质量市场份额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是持续拥抱国际化建设。2023年以来,五粮液启动实施“和美全球行”,先后走进法国、新西兰、智利、巴西、土耳其,未来将继续启程“和美全球行”欧洲站、美洲站,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在对待投资者方面,亦能体现出五粮液的长期主义。拿分红来说,分红规模连续9年位居深市白酒上市公司第一,仅2023年度,五粮液拟现金分红规模就达181亿元,在整个深市排名第三,现金分红率60%,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年度增幅为高端白酒最高。
事实上,就像五粮液“发于唐、兴于宋、精于元、成于明、得名于清,传承逾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一样,长期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五粮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这造就了五粮液辉煌的过去,也将在未来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稳健的动力。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