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文:王志勤 | 编审:王贤青
2024年6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劳动经济学会人工智能与灵活就业专委会、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朗润?格政第186期。
本期活动主题为“新技术、新产业、新就业——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特邀八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嘉宾深入分享和交流,他们依次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陆铭,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南南学院助理教授于航,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李力行,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国发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张丹丹,上海大学副教授、上海交大中国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宽虎,苏州迪克视觉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骏,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朱丽,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智库中心副主任王勋主持本期活动。
王勋主持
陆铭的演讲主题为“AI之外——近场服务人员的居住与就业”。他表示,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近场服务业”这种新型岗位,典型如外卖、家政人员,其特点是服务半径通常在3-5公里范围内。“近场服务业”借助平台经济实现了规模经济,能满足多样性需求,提高生活便利性和供需适配性。陆铭强调,由于大量服务需求位于中心城区,因此,大城市的市中心适当建设高楼能有效缓解拥堵情况,而将中心城区人口向外疏散的政策反倒可能加剧职住分离进而增加拥堵。同样道理,“近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有靠近服务需求居住的意愿,因此,要通过靠近中心城区的保障房和市场化租房,减少服务人群的职住分离,并有助于减少其通勤时间,提高其收入。
陆铭演讲
于航代表国发院课题组分享研究成果,主题为“人工智能新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经历了哪些变化?职业的内涵是否已经发生改变?我们准备好应对AI大变革了吗?为回答这些问题,课题组在分析了海量工作招聘广告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职业“大语言模型暴露指数”,课题组研究还发现,过去五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新增职位与大语言模型的相关度在降低,同时,对大语言模型暴露度越高的职业缩减幅度越大、对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越增加、内部薪资差异也变得更大。这可能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主体要更加主动地拥抱新技术,加强对新环境的适应;同时,我们也应思考新形势下教育的价值,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人才。
于航演讲
李力行主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他提出,技术创新和技术采纳分别作为供、需方,二者会相互作用并决定技术的应用情况。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是供给主导型,也就是由创新主导,而其采纳率与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除了受人才、要素禀赋等的影响,也与地方产业政策相关。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也得益于政府在数据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提供的支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但值得注意的是,采纳技术本身是一个自我选择的结果。
李力行演讲
张丹丹的分享主题是“制造业的零工化趋势、人力资本与劳动生产率”,聚焦数智化背景下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迁,尤其是零工化趋势。她表示,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和出口对经济有重要贡献,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中有1/4在制造业,但过去10年制造业所占GDP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零工化趋势不容忽视。零工化趋势主要来源于数智化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大幅下降,消费电子产品等出口订单的激烈季节性波动,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等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导致的用工成本增加。张丹丹团队通过对官方数据、平台大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制造业零工比例被明显低估,零工群体年轻化、教育程度相对高、稳定性低等特征明显。总体上,制造业的零工化趋势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等都提出挑战。
张丹丹演讲
向宽虎主要基于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Leading Index of Manufacturing Prosperity, 简称LIMP),从三个方面分析“AI发展对国内制造业优势的影响”:一是从需求角度看AI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二是LIMP与制造业景气程度变化;三是蓝领招聘数据反映的结构性变化。向宽虎表示,需求方面,虽然AI对全球3C行业需求有影响,但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要谨慎乐观,且LIMP与AI热度并不同步;就业方面,制造业用工需求要长期重点关注,现状并不乐观,且制造业出海被视为长期趋势,这对国内制造业劳动力需求提升并不利好,未来就业要更依赖服务业。
向宽虎演讲
陆骏的演讲重点在于“人工智能与就业市场”。他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现状、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陆骏认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类似大语言模型这样的通用人工智能,能代替人类所有工作,但最终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还是未知数。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硬件和数据等诸多瓶颈,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细分行业的入行门槛降低,行业经验的权重急剧下降;二是基础工作效率提高,行业平均薪资降低,一人多岗;三是对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降低。
陆骏演讲
朱丽围绕“人工智能对组织中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如何在AI时代脱颖而出”分享研究成果。基于开放式问卷得到的反馈,她发现组织在引入ChatGPT之后,员工感受到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工作效率,包括对工作、学习、知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正向作用,消极影响主要是失业危机,如担心被取代、产生技术依赖、难以应对挑战等。其研究还发现:高人力资本、创造性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更多使用AI;AI有助于个体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声望和权利等优势位置;AI有助于加强组织内部协同和互动。
朱丽演讲
问答互动
主题分享结束,陆铭、于航、胡佳胤、李力行、张丹丹、向宽虎、陆骏、朱丽还就主持人和听众提出的众多重要热点问题深入交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