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绿色富民新画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1





在湖北省郧西县的大新川村,初夏的阳光洒在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烟叶上,映照着烟农们忙碌的身影。6月21日,随着喷施防病农药工作的推进,烟农们一边细心照料着烟叶,一边对烟草局提供的优质服务赞不绝口:“有烟草技术员为我们保驾护航,今年的收成肯定好!”

乡村振兴,烟草先行。近年来,郧西县烟草专卖局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细化保障措施,为大新川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谋划,铸造乡村振兴“强支撑”

订单在手,种销不愁。一头连着企业,一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农民不愁销路,企业有稳定货源。郧西县局驻大新川村工作队同村两委一起,宣传有关政策,引导烟叶产业发展烤烟1350亩。跳出沟域看沟域,思路一转天地宽。驻村工作队运用辩证思维,因“沟”制宜,现已形成规模养殖户45家,分散养殖户230家,目前入栏牛350头、羊1270只、黑毛猪850头,种植药材180余亩,种植甘蔗310亩。村里5条沟都形成了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农民增收“聚宝盆”,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大新川村现移植经济苗木2000余株,高山菜200余亩,香菇大棚149棚14万棒,农户采摘野生连翅、五味子等药材,户均增收1千元。

基层治理,打造乡村振兴“磁力场”

驻村工作队坚持入户走访,打通农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及时访不过夜,对突发矛盾纠纷,与村两委入户化解,做到矛盾不过夜,避免小矛盾酿成大问题;遍访不漏户,每半年对全村村民遍访一次,与包组干部、组长共同入户,了解群众需求,听取意见建议,解答政策;产业访到环节,针对烟叶、养殖产业大户,坚持从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重要环节,了解产业发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时协助解决,确保产业发展见成效可持续;重访散弱小户不放松,高度关注散弱小户,特别是三留守人员和精神病患者,定期走访,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问题,了解其思想动态,在重点年节前入户给予一定物质资助,让关心关怀入户入心;突访保安全,针对大理石矿、危险滑坡体、不稳定农村土房户、集中安置点不定期查看,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出现安全问题。截至目前,解决民生问题18件,调处矛盾纠纷27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文化繁荣,点亮乡村振兴“精神灯”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和产业上的兴旺,更是文化上的繁荣和精神上的富足。“滔滔天河水,遥遥两岸期,一年一度鹊桥上,细语说别离。你道天上好,我却羡郧西,犹记当年满月下,牵牛共扶犁……”夜幕降临,一首《天上七夕·人间郧西》从大新川村广场上传唱至全村,村民们自发组织的舞蹈队,跟随音乐的节拍尽情挥舞。舒缓浪漫的旋律,让听众如痴如醉,跳舞者欢快的舞姿,感染着一旁观赏的村民。随着舞蹈队表演的热情逐渐升温,大新川村的文化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

村委会新建的图书角成为了村民们农闲时的好去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从经典名著到农业科技,从儿童读物到健康养生,应有尽有。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读给还不认字的儿孙,查阅作物的种植方法,这里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化了村庄环境,还成为了村民们交流学习、展示才华的平台。

除此之外,在村头的文化长廊里,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娱活动,比比谁的山歌唱的最响亮,比比谁的棋艺更精湛,比比谁的针线活最漂亮……在养老院里,老人们也享受到了文化繁荣带来的福祉。村两委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如戏曲、歌舞、小品等,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晚年时光,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如今的大新川村,不仅经济繁荣、产业兴旺,更是一个文化繁荣、精神富足的美丽乡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刘姝婷)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