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业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是促进国内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关于做好2020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协会、专业机构等以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推动质量变革为目标,增强质量创新能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提升基础,培育制造业质量新优势,推动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通知》指出,2020年将重点做好引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推广先进质量工具方法、稳步推动质量分级评价、深化开展工业品牌培育、提升质量技术基础水平、加强质量品牌人才培养六项工作。
“中国制造”必然的发展方向
开展中国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应以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方向,促进 “中国制造”产业价值链升级;以品牌价值评价为载体,推动“中国制造”国际品牌的培育;以质量技术与管理变革为动力,打造 “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就是品牌引领发展的时代,因此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必须是生产要素投入比较少、资源配置效率比较高,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成本比较低,经济社会效益比较好,是投入少、产出高的一种发展模式。现在的中国是经济大国,通过高质量发展,要向经济强国迈进。
从 “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创造”,从 “中国产品”走向 “中国品牌”,离不开工业产品质量品牌的持续建设。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 《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2年,制造业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质量工作体系更加高效的重点任务方向。同时,明确了以提高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为方向, “建设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标准群引领行业质量提升,推动不少于10个行业或领域建立质量分级工作机制,完善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溯机制”等质量工作目标。
重点行业将开展质量分级示范应用
《通知》明确,2020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将重点引导企业健全质量责任体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机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进行自我声明,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导入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制造等管理模式,探索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同时,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继续开展质量标杆遴选和经验交流。鼓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组织推广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技术,开发相关工具软件 (APP),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可靠性提升开展技术攻关、分析评价、咨询诊断和专业交流。
《通知》指出,2020年将继续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围绕产品性能、技术能力、用户需求等,研究制定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依托工业品交易平台等流通渠道,开展质量分级示范应用。在电子产品、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围绕产品安全性能、节能环保、智能化水平、用户体验等关键特性确定分级标准,试点推动质量分级。同时,加强首台 (套)重大装备检测评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质量分级保险运行机制,鼓励在重大装备和重点工程中使用优质产品。
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
工业品牌培育方面,支持行业、地方和专业机构继续组织开展企业品牌培育标准宣贯活动,推动开展品牌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支持行业开展产品实物质量认定、用户满意产品评选等工作。继续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引导集群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完善标准、注册集体商标、宣传推广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鼓励围绕中国品牌日策划组织专题活动,指导开展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品牌故事大赛、品牌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持续提升工业品牌形象。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对质量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方法也对质量检测提出了新要求。 《通知》鼓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质量提升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加大质量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在车联网、5G、集成电路、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开展研发设计、计量测试、可靠性验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培养质量品牌人才方面, 《通知》支持相关协会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推进质量品牌素质教育;引导企业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加强质量知识应知应会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推动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教育网络,组织开发质量品牌提升 “十四五”系列教材,打造质量品牌精品课程;支持设立质量研究院、品牌研究院、工业质量和品牌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打造质量品牌专业队伍。(记者 江晖)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