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诞生在神奇的北纬37°,传承千年酿造工艺,从一粒粮食的采摘检测开始,要经过36道环节和2182个标准的考验。汾酒以专属高粱种子、专属绿色基地为源头,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酿酒班组手工酿造,汾酒特级基酒万分之六的极致出品,并有国家级酿酒大师团队层层把关……食品安全指标远超国际标准。
一直以来,白酒品质以及企业质量、生产和服务体系,是白酒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得益于生产方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汾酒集团)对质量的坚守,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价值,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一切“让步质量”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坚持高质量立企的山西汾酒集团便颇具前瞻性地在中国白酒行业率先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口号,确立了质量是汾酒的制胜法宝。一直以来,该集团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最重要位置,一切“让步质量”更是所有员工心有灵犀的准则。至上世纪80年代,汾酒产销量占据全国名酒一半以上,曾经连续5年荣膺全国食品饮料行业利税第一名,被业界誉为“汾老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进入新时代以来,山西汾酒集团积极贯彻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工作新要求,顺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新期待,不断密织食品安全网络,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持续提升品质质量,并走在了行业前列:率先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控,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到物流运输等全方位把控产品安全与质量;率先发布并执行与国际接轨并严于国际标准的汾酒内控标准;构建食品安全研发、预警和监控平台;率先制定清香大曲团体标准,引领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使汾酒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019年底,山西汾酒集团圆满完成3年目标改革任务,成为A股市场首家完成整体资产上市的白酒企业,表现十分抢眼。今年2月,该集团发布的业绩显示,2019年以营收11914亿元、净利增长3764%、每股收益233元,跻身百亿元阵营。
山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说:“质量是汾酒的生命,品质追求无止境。”未来,汾酒人会始终坚持这个核心理念,恪守匠心酿造优良传统,紧抓汾酒改革机遇,创新探索安全发展新路径。
引领行业标准
近年来,以“汾老大”为引领的清香型白酒掀起白酒复兴热潮。汾酒品质为什么好?最近,在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快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国家首席品酒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汾酒质检中心主任王凤仙,用一场线上“清香型白酒认知”,深度剖析了清香型白酒的纯正甘甜以及汾酒的酿造工艺。
清香型白酒是一种高酒精度的蒸馏酒,以清香著称。作为宝贵的非物质遗产,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至今仍在发酵、装甑、蒸馏等关键环节保留着纯手工作业,且要求极高。汾酒酿造历来选用绿色原粮基地高粱为原料,以当地优良古井水和地下水为酿造用水,以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以“固态制曲、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和“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传统工艺,保证了汾酒清雅纯正的品质,也对汾酒工匠精神进行了最好诠释。
步入新时代后,“传统工艺如何上升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是当时白酒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中国白酒发展史上著名的“汾酒试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
1963年,山西汾酒集团组织骨干成立技术中心在工厂展开试点工作,对汾酒产品质量定型,总结提高汾酒生产工艺,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检验方法。很多关于汾酒乃至白酒的未解之谜,在这次试点中得到了解答。之后,“汾酒试点”总结整理的1000多万字文字材料,为清香类型白酒技术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以汾酒为基准的第一部《清香型白酒标准》出台。直到现在,清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都是以汾酒标准为基础的。2010年,为推动产品国际化,山西汾酒集团提出制定中国白酒的国际标准。2015年,该集团率先在同行颁布并执行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续写发展辉煌
公元825年,晚唐诗人杜牧途经山西,写下了流传千年的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历史考证,杏花村是中国白酒之源,酒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诗酒天下第一村”。随着晋商的发展,杏花村白酒酿造工艺被广泛传播。
近些年来,极具创造力的山西汾酒集团将汾酒带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白酒业第一个品牌体系;第一次对中国白酒企业生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拥有中国白酒业的首个注册商标;是中国第一个将实用性科学研究融入酿酒业的企业;第一个打造企业酒文化博物馆;第一家实现白酒公司上市;第一个酒类“申遗”的倡议者……如今,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助力,汾酒正向年轻化、国际化迈进。
作为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汾酒凭借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清香品质,品牌价值不断上升。《201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显示,汾酒品牌价值达37727亿元,较2017年增加21444亿元,排名上升76位,进步速度全国第一。(记者 秦海峰)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