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汽集团新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办。发布会上,北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北汽自主乘用车BEIJING品牌,并向全球喊出"从BEIJING到世界向未来"的豪迈口号。BEIJING品牌是北汽集团整合旗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的产品与技术资源全力打造的核心品牌,代表着北汽"高、新、特"战略中的"新"字主力军,将以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推动北汽自主乘用车业务全面创新发展,开启北汽集团自主发展新篇章。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我们秉承六十载造车基因和十余年自主积淀,将厚积薄发的传统技术,与行业领先的新能源'三电'技术双剑合璧,正式向全球发布北汽自主乘用车全新品牌BEIJING。"
10年前,北汽集团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同时在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开始布局,大手笔收购萨博技术,创建自主乘用车品牌,开始"二次创业";设立全国首家新能源汽车股份公司,投入力量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经过十年发展,北汽自主乘用车累积销量超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连续六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引领纯电动市场。进入新时代,北汽自主事业迎来破茧成蝶、跃升质变的里程碑时刻。
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两大世界级创新平台,和五国七地共5000多名工程师的强大研发力量,BEIJING品牌将强化自主研发,推进技术进步,支撑产品持续迭代向上。作为北汽未来最重要的自主乘用车核心平台,BEIJING品牌将坚定实施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基于传统燃油和新能源车全覆盖的产品谱系,专注于产品的持续向上升级,全面推进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深度赋能。
发布会上,北汽集团基于北京汽车和北汽新能源两大上市公司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全覆盖的产品谱系和雄厚技术实力,向全球首发了BEIJING品牌首款纯电动车EU7和首款概念车Illuminate两款重磅车型。
过去的十年,北汽率先布局新能源领域,推出"海豚+"智能网联战略和"达尔文"智能座舱系统,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在"新四化"方面成果斐然。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于立国在发布会上表示:"北汽的技术进化从未止步。我们不仅执着于对技术的探索,还希望技术有温度,产品有灵魂。"未来的BEIJING品牌,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等维度全面突破,智能全方位驾驶辅助、多距离探测决策预警、花房级立体空气呵护技术、车内生物传感器、主动避障的CDC技术等领先技术将得以全面运用,构建起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北汽集团设计总监Lowie介绍了两款车型的设计理念。其中,定位于"大格局纯电中级车"的BEIJING EU7搭载着达尔文技术全面进化的最新成果,瞄准纯电动公务车、商用车市场,拥有大空间、大续航、大动力、大智慧、大制作五大产品优势。BEIJING EU7此前已在线上发售,补贴后售价15.99万元-17.59万元。
EU7是一款拥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的车型,除了继承北汽深厚的电动技术基因,也在设计上做了很多创新。首次亮相的Illuminate概念车则代表着BEIJING品牌"大都致美"的产品设计理念,它不仅代表了BEIJING品牌全新SUV的设计风格,其前脸线条将成为全新BEIJING品牌的前脸设计DNA。
于立国表示,面对未来,BEIJING品牌将依托最新的互联科技,基于5G的高并发车辆互联处理机制、C-V2X全域感知等技术的应用,使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人-车-云协同互联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场景。未来5年,北汽将对BEIJING品牌进行200亿的研发投入,全力打造两大全新平台。一个是具有深度融合、极致工程、柔性拓展和智能智造四大特征的BMFA油电混动产品平台。一个是拥有纯电专属、迭代进化、高端舒适和模块拓展四大特征的BE22高端纯电专属平台,未来新BEIJING品牌六款以上的高端纯电动车型将在这个平台上诞生。
发布会上,BEIJING品牌营销团队也首次亮相。据了解,BEIJING品牌前期已经对营销体系进行了整合。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主任李一秀表示,新品牌将通过打造"一个渠道"、"一个品牌"、"一个团队",实现北汽自主品牌的顺利融合。BEIJING品牌将创新服务平台,以智惠管家APP为阵地,为用户提供导购、充电、出行、社交等全天候和一站式服务。同时,BEIJING品牌还将创新渠道模式,"未来,BEIJING品牌的4S店将不只是卖车,它将变身成融租赁、金融、出行、置换和充换电为一体的汽车驿站"。在商业模式创新层面,BEIJING品牌采用"跨界式"开放合作,布局未来场景。从对经销商和出行企业战略性投资,到在新零售上与苏宁、京东和国网等合作,BEIJING品牌还将"北汽租售通"和"车电分离"等使用权交易模式发展壮大,向出租车、驾培车、电池梯次利用等新兴市场全面发力。 (王亮)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