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装备:十年磨剑,让中国盾构机迈上世界之巅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0-16





  2019年8月21日,由中铁装备集团设计制造的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成功下线,设备将应用于哥本哈根地铁项目。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首次出口北欧国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一带一路”朋友圈,彰显了中国中铁盾构在国际高端市场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从无到有,造中国自己的盾构机


  隧道掘进机可穿山越海,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其中一类是地铁施工用的盾构机。对这种设备的研发,涵盖了机械、力学、液压、电气等数十个技术领域,精密零部件多达3万多个,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因此被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大关键装备。


  2001年,由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承担的“关于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被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2002年10月,由18人组成的“筑梦之队”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盾构研发的新征程。


  刚开始,项目组没有技术,没有指导,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有时为了印证研发数据,他们需要不断前往施工现场严格求证,加班和熬夜是家常便饭,通宵研究也是常事。经过6年艰苦攻关,在无数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一号下线。


  自此,“洋盾构机”一统天下的格局终于被打破,中国盾构机开始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原本均价在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国外盾构机被迫降价30%。


  从有到优,造中国最好的盾构机


  2009年,在河南省各级政府和中国中铁大力支持下,国内最大盾构机研发制造基地落户郑州,并依靠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正式拉开了中国盾构机产业化的序幕。


  2010年,中铁装备针对重庆地铁项目特定地质条件,成功研制了兼具土压平衡盾构机等优点的国内首台硬岩掘进机,并一次性提供9台设备用于重庆地铁6号线施工。相关项目被专家组评为“整机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中铁装备对国外产品进行再制造,在甘肃创造出单月掘进1868米的世界纪录。


  2012年,是中铁装备扬眉吐气的一年。中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地质复杂,国外盾构机“水土不服”。中铁装备设计制造的盾构机成功应用于成都地铁2号线项目,国产盾构机从此“走红”。


  2013年,中铁装备集团公司成功收购德国维尔特公司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等业务,成为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在实现从“追赶”向“引领”转变的进程中,中铁装备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品牌价值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2014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赴中铁装备集团考察,对中铁装备集团攻克科研难题、突破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的自主创新给予肯定。总书记称赞说:“你们做的事业很有意义!”并作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


  从优到卓,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这些年,中铁装备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先后设计制造出了世界最大直径矩形顶管、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首台联络通道专用盾构机、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等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奠基性和战略性的产品,不断刷新中国创造的一项项纪录,引领行业发展。


  早在2012年,中铁装备就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并且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项目施工中,以最高日掘进21米、提前计划工期43天贯通的优异成绩,创造了马来西亚盾构机施工新纪录,展示了中国中铁盾构机的优异的性能,将同场竞技的外国设备远远甩在身后。


  接下来,中铁装备几经周折,敲开了以高标准著称的新加坡市场,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逐渐获得了新加坡官方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并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已出口19台盾构机助力新加坡交通建设。


  “这种产品,我们想到过,但是我们没有付诸实践,你们敢于创新并做到了,你们是好样的!”在2016年的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中国制造的矩形盾构机获得德国同行一致赞誉。


  在欧洲,中铁装备的品牌效应也初步显现。2015年意大利CMC公司采购了中铁装备研制的两台世界最小直径硬岩掘进机,成功建设了黎巴嫩大贝鲁特供水工程。如今,已有5家欧洲公司联营体采购中铁装备产品,用于阿联酋迪拜、卡塔尔多哈、阿尔及利亚等国家项目建设。


  如今,中国中铁盾构机已经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等19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2018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为世界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中国装备、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丁山)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