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历经了90年风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长期以来,恒源祥的产品和服务一直都是优质的代名词。恒源祥始终坚持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秉承“以消费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信念,以“为他人、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为己任。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为了适应近年来由互联网所引发的消费升级,恒源祥正在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通过体制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方式提升企业自身的软实力,最终打造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活方式。
以品牌运营企业 以文化创新价值
“恒源祥”的字号出自于一副过去的老春联,其全文是:“恒罗百货,源发千祥”,它的文化含义非常深刻:“恒———恒古长青,恒与天地共存,恒与日月同辉,永恒不灭也;源—————自有活水源头来,大海汇百川,财源通四海,永不枯竭也;祥—————祥和、祥瑞、吉祥如意也”。
恒源祥集团是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后最早实施品牌运营的企业,30年来始终坚持以品牌和文化为向导的经营战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指出:“文化是习惯,品牌是记忆。”恒源祥以文化塑造品牌,品牌诠释文化。而且恒源祥在羊文化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质量文化、戏剧文化、体育文化、武术文化、公益慈善文化等分支。
恒源祥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是“文化与名牌”战略共同演进的成果。恒源祥集团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为使命、以“无我无限无中生有”为精神、以“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价值观,坚持“以品牌和文化为导向,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恒源祥长期开展“品牌和文化”课题研究,今年10月13日上午,恒源祥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关于“制度与习惯”的联合课题签约暨开题会在上海交大成功举行,掀开了品牌与文化探索的新篇章。
恒源祥致力于以文化的方式为消费者打造健康、娱乐的体育生活方式。8月27日到9月10日,2017年恒源祥世界全项目轮滑锦标赛在“轮滑之都”南京举办。恒源祥作为首届轮滑全项目世锦赛的全球合作伙伴,推进这项具有独特魅力与挑战性的运动在中国朝着更加普及化、年轻化和潮流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在恒源祥旗下国际武术有限公司与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积极努力下,上海成功获得了2019年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主办资格,这项武术顶级赛事将极大地推动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
为了纪念中以建交25周年,今年3月29日,恒源祥戏剧公司原创音乐剧《微光———SHIMMER》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上演,引起了热烈反响。恒戏剧新作品———原创音乐剧《白蛇惊变》也将于明年5月与广大观众见面。
今天的“中国品牌”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若想未来有希望,就必须建立起好的文化,成就好的品牌,让文化与品牌携手,引领“中国制造”绽放于世界舞台。恒源祥将继续坚持走“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以无形调动有形”的道路,向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挺进。
落实“大质量”理念 深化质量创新
今年9月1日,一年一度的恒源祥联合体质量月活动拉开了帷幕,2017年恒源祥联合体质量月的活动主题是“遇见2027”。
质量是恒源祥品牌的基石,恒源祥质量月活动从1997年开始,已经连续开展了21个年头。每年9月,恒源祥都会在联合体内部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月活动,向包括100多家加盟工厂,26地区域分会、电子商务团队的联合体成员以及全社会传达、深化“大质量”的理念。围绕恒源祥品牌质量经营的中心任务,恒源祥为历届质量月活动提出了鲜明的主题,如“质量在我心中”“诚信、品质、互动”“走进心时代、感知新力量”“创新提升质量、品牌促进发展”和“质量促进祥和、文化推动发展”等,这些主题反映了恒源祥质量观的演变、传承和创新。
能够与奥运、世博、劳伦斯、轮滑世锦赛等一系列国际顶尖平台合作,说明一直走在“以质取胜”的前列的恒源祥品牌的能力、形象等方面已被各方高度认可。正因为恒源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精益求精,以及始终对全体联合体成员“大质量”理念的培养,恒源祥品牌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奖、国际亚太质量奖、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以及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中国社会最具影响力品牌企业、中国商业创新型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等荣誉。
当其他企业还在关注小质量的时候,恒源祥已经开始关注“大质量”了,恒源祥的大质量创新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的整体提升:一是提升整体运营质量,设立产业运营质量标准,打造消费者服务质量标杆;二是提升整体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现有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质量概念到产业质量范畴;三是提升整体品牌质量,建立品牌质量制度,形成品牌质量文化氛围。
融合线上线下 打造全渠道模式
今年9月25日晚,“遇见2027”恒源祥90周年品牌盛典在“中国第一高”上海中心举行,并在天猫平台进行了直播。此次活动以恒源祥90年品牌历史为背景,以“恒源祥全球造”为产品理念,通过与今年7月7日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的热点的充分结合,赋予整场活动以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是一次将品牌价值创造与品牌价值实现相互结合的营销尝试,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可。
老字号的“触网”让品牌焕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老字号品牌由于市场营销能力、渠道能力方面的劣势,在传统市场丧失了一定竞争优势,但互联网的崛起帮助企业打通了供给侧和消费端的通道,重新建立与消费者的亲密连接,重新激活了老字号品牌。恒源祥品牌这一老字号的互联网化,恰恰吻合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在消费崛起的背景下,消费者必然会对高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有更多的需求。而在供给侧一端,老字号则是“优质商品、优质服务”的代名词,二者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的完美结合,为品牌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其实,恒源祥品牌早在10年前就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主动开展新模式的探索与转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打造新时代的“老字号”。伴随着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恒源祥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优势也逐渐显现。2017年,恒源祥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已初步成型。
然而,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单一的电子商务渠道也已开始显现疲态,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正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旺盛,而如何通过渠道升级让“老字号”不断向前发展再一次变得紧迫起来。
过去,谁拥有了渠道谁就会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而当下,渠道依旧为王,只是渠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单一实体”变成了“虚实并存”。因此,对电商渠道和移动商务渠道等多渠道的建设及控制变得异常重要。
电商渠道和移动商务渠道对传统实体渠道的冲击并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方面,在消费者服务和消费者体验上表现得也更为明显。过去定制西装需要消费者多次到店铺进行量体、试穿,而现在则只需要在平台网站上点一点,专业的量体师便会上门量体、选料;动一动手指,外卖即时送达,专车24小时接送,同样的产品,服务体验却胜过以往数倍。互联网时代,在产品趋于同质化、信息日益透明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将会是重要的课题之一。
全渠道体验的建设是恒源祥的重要举措,原有的单一线上或是单一线下各自相对独立运营的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要求,只有打通传统渠道和虚拟渠道之间的壁垒,创造出属于恒源祥品牌独有的全渠道运营模式,才能带给消费者完整的品牌服务体验。
目前,恒源祥已在全国开设了数家“全渠道体验店”。店铺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销售的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打破店员坐等顾客上门的局限,变“坐商”为“行商”,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结合店铺端、互联网端、数据运营端,三端合一打造超级体验平台,为消费者打造出有恒源祥品牌特色的生活方式。
“全球造”走向世界品牌
今年初,由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带队的恒源祥代表团对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品牌与制造强国进行了走访、洽谈。恒源祥产品已不再局限于本土选材、本土设计,很快,英国的经典优雅和意大利的创新时尚就在恒源祥的服饰中得到了体现,在今年“遇见2027”恒源祥90周年品牌盛典上,恒源祥向观众们展示了英国造羊绒大衣和美利奴羊毛围巾、恒源祥澳大利亚造羊驼毛床品、恒源祥意大利造丝袜、Fazeya泰国造乳胶枕等系列全球造产品。
从制造产业链的角度看,恒源祥联合体在开发更好的国际上游生产和供应资源,选择更高品质的原辅料原产地、更高标准的生产工艺和更优秀的产品设计方面已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此外,恒源祥已经连续几年积极参加国际毛纺组织的国际毛纺大会,紧盯产业发展的前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共商数字时代产业发展之路。
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现推广羊毛生活方式的梦想,恒源祥的“全球造”品牌之路可以说恰逢其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已经将生产方式、物流效率、销售模式极大地进行了改造,让消费者享受到了迅速便捷而又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在此背景下的恒源祥“全球造”不仅要组合全球最优的资源,更要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变革经营方式进行有效激活,打破原来的“路径依赖”,以品牌与文化创新为核心能力,在新的战略布局下继续前进,使联合体成员共同实现从“中国造”到“全球造”的全面升级。
完善的加盟工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创新业务模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打造“有温度”“有担当”的品牌形象;将丰富的融入品牌文化,全面提升恒源祥的品牌内涵;积极探索“全球造”,寻求国际协作……恒源祥人正在品牌价值创造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90岁,对于一个人来讲,已入耋耄;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则是风华正茂。“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再多的荣誉与成绩都只是过去,恒源祥人将不忘来时的初心,齐心协力,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无我、无限、无中生有”的精神,未来持续为他人、社会、国家创造价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遇见更好的2027!(记者 张仲超)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