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之际,高端市场运作能力已然成为衡量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的试金石。从阿布扎比的沙漠油田到澳大利亚的煤层气田,从东南亚的石化枢纽到欧洲的低碳能源网络,中国石油以技术创新打破壁垒、以精益管理创造价值、以品牌升级赢得尊重,在欧美、中东、澳洲等高标准市场绘就了中国能源企业奋进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壮美画卷。
以自主创新 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高端市场“准入证”的获取,从来都离不开核心技术。尤其是在技术壁垒高筑的当今国际竞争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是进入高端市场的前提。
在阿布扎比,中国石油阿布扎比公司构建“联合创新中心”三级协同体系,将50项先进技术成功引入当地市场。同时,推进陆上项目NEB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7年来单井日均产量稳定,含水率和气油比保持低位,打造了中阿能源合作的技术标杆。在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箭牌能源公司面对煤层气开发的“世界性难题”,以管外遇水膨胀封隔器完井技术破解出砂难题,可将气井免修期大幅延长至13.57年,276口投产井平均开泵率稳定在98%以上。在当地,这项技术如今已成为同行的“标配”。
东方物探公司的海洋勘探技术则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其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的项目中,创新应用多船多源高效混采技术,大幅提升采集作业效率,同时保证地震数据质量,获得ADNOC的高度认可;自主研发的Dolphin导航系统实现了多船综合导航以及震源、节点的高精度定位,KL-NodeQC质控软件实现了每日10TB级地震数据的高效质控,助力OBN(海底节点)业务连续6年保持全球第一。
从常规到非常规,从陆上到深海,中国石油用技术实力证明,高端市场的壁垒终能被创新之刃突破。
以精益管理 夯实高端市场运作根基
进入高端市场难,站稳高端市场更难,背后是对管理能力的全面考验。只有将精益化管理贯穿运营全流程,才能在高标准的市场环境中夯实发展根基。
位于东南亚重要石化枢纽的新加坡炼油公司(SRC),严格遵循当地“超清洁燃料”标准,产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依托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年出口量超400万吨,成为东南亚炼化领域的质量标杆。澳大利亚箭牌项目面对全球最严格的碳监管体系,构建“管理—核算—抵销”三维碳治理模式,2024财年获得3.8万吨碳信用额度,成为中资企业参与国际碳排放治理的典范。这种将环保要求转化为管理优势的能力,正是高端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中国石油阿布扎比公司通过建立“技术审核—商务把关—会议决策”行权体系,持续推进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控制非生产时间、优化投资成本、优化财税条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彰显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智慧。在巴西深海盐下油田项目中,中国石油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组建多国专家团队,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将钻井非生产时间控制在20%以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打造深海高端市场的合作范本。
凭借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中国石油让自身的技术与服务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精准适配、高效落地,以精益管理持续创造价值,在全球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以协同共赢 塑造全球品牌形象
企业在高端市场中竞争,既需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硬实力作支撑,更要品牌形象方面的软实力来“架桥”。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国际市场中,品牌是赢得信任、打开合作大门的钥匙。
在巴西深海盐下油田项目中,中国石油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深度协同,聚焦项目高效开发与价值创造,以务实合作推动互利共赢。面对合作伙伴跨境流动不便的挑战,中国石油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赴装备建造现场承担监造任务,通过远程沟通与驻场监督相结合,保障关键设备按期交付;依托中方在地质研究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多学科分析团队参与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优化,助力提升开发效率。这种以项目高效推进为核心的协作模式,成为中巴能源合作中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亮丽名片。
在欧洲,国际事业公司将业务从传统油品拓展到绿色能源,持续提升中国石油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2022—2023年,先后完成欧洲首单生物航煤交易、法国马赛港生物船燃加注业务,生物柴油贸易规模位居欧洲前列;2024年,在鹿特丹港完成首次超低硫燃料油的船加油业务,成功拓展欧洲油品服务市场。同时,积极参与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助推中欧能源绿色合作。
中国石油在海外高端市场的探索与成功,是中国能源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缩影。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演进,高端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但只要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深化精益管理不松懈、践行共赢理念不改变,中国石油必将在全球能源舞台上书写更多“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马睿)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