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年轻人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不再过于追求品牌的高溢价,而是追求买到真正的“平替”好物。从美妆、服饰到旅游等各个领域,“平替”消费风潮兴起,国货产品被年轻人“推”到了聚光灯下。这背后,是年轻消费者对“质价比”的更多追求。
“质价比”产品崛起
今年8月,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在一场新品发布会上公开喊话,要做大牌“平替”,打造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户外品牌。
据了解,“平替”指平价替代品,该类产品在功能、效果上与知名品牌或高价产品相近,但价格更亲民。如在消费者眼中,海外大牌化妆品可用同样功效的国产化妆品替代,上万元的进口电冰箱可被几千元的国产电冰箱替代,几十元一杯的星巴克也可替换成9.9元的连锁品牌咖啡,甚至共享单车也成为“平替”健身的首选。
上述消费现象反映出年轻消费者消费喜好的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比价来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性价比更高的产品。《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观察报告》显示,在产品质量和功能差异不大的情况下,57.2%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平替商品,这一比例在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以“平替”白牌为代表的新消费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市场竞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朱媛媛认为,平替之后还有平替,单纯的低价不再是重点,质价比才是关键。“平替”热潮方兴未艾,以1688为首的平价电商平台踩中市场风口,承接住了新中产、职场新人、买手博主等消费群体的“平替”新需求。
国货市场迎来新机遇
在消费者眼中,“平替”不能仅仅是产品价格低。南极电商创始人张玉祥公开表示,如今消费者想要的“平替”是兼具高端品质、较低价格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不少国货品牌在喊出“做高端”口号的同时,也做出了“性价比”的承诺。有国内洗护品牌创始人表示,国货的性价比应体现在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上。所谓高端国货品牌,应该是高在品质、高在口碑、高在消费者真正在乎的方方面面,唯独不是高在价格上。
年轻人追求“平替”,给国货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国美妆行业白皮书》显示,近10年,国货美妆市场规模持续飙升,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达到13.18%。2023年国货美妆更是以50.4%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美妆品牌。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新国潮产品体现了品牌的硬实力,即科技实力、研发实力、产品成分的实力。比如,很多美妆品牌通过专属的明星成分或者上游研发的实力,推动品牌的价值提升。
品牌仍需建立独特优势
国潮品牌正在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持续追捧和购买,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开始选择国产品牌。
今年,国内各行业的企业均在营销、渠道、研发、供应链等方面做进一步优化,以期通过创新突破业绩增长瓶颈。以美妆行业为例,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小海表示,公司先后针对“干敏肌”和“油敏肌”需求研制推出油敏霜和干敏霜,未来在此基础上会继续发力研发。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海磊认为,无论市场竞争如何激烈,企业都应该从技术研发、品牌传播、供应链、渠道运营等方面持续创新。比如,在如今更碎片化的时代,企业可以不断优化渠道布局的运营策略,多点位寻求生意的增长。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表示,新势力品牌虽能凭借大牌“平替”的称号获得成功,但仍需要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过去品牌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渠道上,现在需要全域加速,多渠道布局。流量品牌以前追求快速扩张,现在需要更加注重事半功倍的高效创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