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展出海 助企提升品牌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9





  9月下旬,首届中国消费品(澳大利亚)品牌展(以下简称“中国品牌展”)将在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在澳大利亚举办的首个中国消费品品牌展,本次展会展览面积将超过1万平方米,吸引近400家中国企业参展。


  中国品牌展由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山东百特展览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战略支持。


  “通过此次品牌展,澳大利亚消费者将接触到更多高品质的中国产品。”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局长刘殿勋表示,展会也将促进中国企业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市场需求,寻找更多商机。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在消费品领域的合作将迈上新台阶。


  “作为出境自办展项目,中国品牌展是澳大利亚首个聚焦中国消费品行业的专业展会。”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白沁沁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品品牌在出海中经历了从传统家居和服装到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的转变,并在近年扩展至家用电器、美妆个护、宠物用品等多个领域。


  本次中国品牌展将有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福建、江西、西藏等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展示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园艺用品及体育户外用品、礼品及文具、婴童用品等五大品类产品。其中,平湖箱包、宜兴紫砂、醴陵陶瓷等集中亮相,为消费者提供品质选择与体验。同时,智能旅行箱、交互式白板、可降解材料等产品将进一步迎合澳大利亚市场智能、绿色的需求。


  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同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国。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参赞衔领事叶威表示,中澳两国同处亚太地区,经济互补、利益交融。此次品牌展将成为中国消费品在澳大利亚全方位展示的重要舞台,也为更多澳大利亚消费者提供了在家门口深入了解中国商品的机会。


  “嘉特品牌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浙江嘉特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嘉特”)销售总监邱杰表示,过去浙江嘉特多为境外品牌做代加工,其中有的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拥有较高占有率。希望通过此次参展让更多代理商认识中国制造的“嘉特”品牌。


  在上海芮几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朱近看来,近年来,中国消费品品牌在设计工艺和技术上不断创新,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认可,也日益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提升。


  消费品创新升级“走出去”也不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其中较典型的就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名誉院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告诉记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史小明等也将参加澳大利亚中国品牌展。其中,季益顺的作品《百宝壶》《玉金砂》等系列作品,以金丝镶嵌与五色土填充,具有古代宝石镶嵌复杂技艺,不仅提升紫砂壶的雍容华贵之感,也获得国际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我们征集了名人名作100多件作品参展。”史俊棠介绍,宜兴紫砂因材质得名,也因独有的制作技艺而令世人倾慕,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之一。


  “中国制造‘走出去’,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和有效举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储祥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品品牌“走出去”,源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与韧性,源于产品质量的提升。


  有调查显示,2024年,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本土化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富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传播形式,以及在新兴平台上灵活运用的托管与半托管的运营模式。这些发展趋势不仅彰显了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快速适应能力和不竭的创新活力,也深刻展现了在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以及品牌价值的全面重塑与提升。


  此外,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企业在消费品、食品、科技研发,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与澳大利亚企业开展更多元的经贸合作,本届中国品牌展期间,上海市贸促会、上海国际商会和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将在悉尼举办长三角—澳大利亚经贸投资研讨会,为中澳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年前,我国首次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储祥银表示,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量、并向创造中国品牌转变,这一进程增强了世界各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和信任,从而有利于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让世界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兰馨)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