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药健康品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4





从“健康中国”到“健康丝路” 

扬子江药业集团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药健康品牌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坚持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战略,以高质量为追求,不断强化品牌建设路径,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推动优质产品出海,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药健康品牌。


  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有包括蓝芩口服液、胃苏颗粒、黄芪精等上百种健康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等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去健康福祉。


  “在携手沿线国家共拓'幸福路'的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这是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对于多年来积极参与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切体会。


  斩获26项国际QC金奖


  高质量健康产品是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所在。10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加快推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将“智改数转”融入符合国际质量规范的生产线改造建设,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入参与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布局。


  截至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5个车间、7个制剂和1个提取物通过欧盟GMP认证,2个车间、1个原料药、1个制剂通过澳大利亚TGA GMP认证。与复旦大学联合申请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获得科技部批准;扬子江(上海)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一期项目进展如火如荼;旗下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成为了中国医药行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硬联通”上持续发力,“软联通”上也频频加码。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把“大质量观”从生产一线的产品质量范畴扩展到管理质量、发展质量、服务质量等全集团范围,将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优秀成果“竞技”与国际化发展同步。目前,该集团已斩获26项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成果发表QC金奖。2021年,扬子江药业集团荣获“EFQM全球奖”(原欧洲质量奖),成为至今为止新版EFQM模型实施后全球首家获得该奖项的制药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赞誉。


  出口到31个“丝路”沿线国家


  从“健康中国”到“健康丝路”,从区域互联到全球共赢,过硬的药品品质是助力扬子江药业集团国际化进程的“金字招牌”。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累计已有150多个仿制药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位居国内前列;相继开发出20多个独家中药,“龙凤堂”中药品牌成为中药行业的后起之秀;2021年首个1类化学创新药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获批上市。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的研发战略稳步推进,高品质强劲动能源源不竭。


  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去健康福祉的同时,也让扬子江药业集团在更多国家建立起越来越紧密和频繁的合作与联系。截至10月中旬,扬子江药业集团累计有113个品规在35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注册批准;101个品种出口到38个国家或地区,98个品种出口到3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今年5月,扬子江药业集团获选“2023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展现出中国医药企业强大的品质实力和品牌认可度。


  “要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徐浩宇在近期受邀参加长三角洲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活动时,重点关注中亚地区“健康丝路”发展情况,派出调研组做好中亚地区药材种植和进口布局,夯实全球供应链国际化发展基础,为高质量共建中亚地区“一带一路”示范区建设贡献扬子江力量。


  5个品种载入《欧洲药典》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扬子江药业集团蓝芩口服液助力俄罗斯人民抗击疫情,成为俄罗斯功勋医师协会“功勋医生推荐产品”,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得到广泛提升。今年1月至9月,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蓝芩口服液、枸橼酸他莫昔芬等10多个中药和原料药在俄罗斯市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99%。俄罗斯民众了解接受中医药文化,使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


  为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参与推动中药标准与国际接轨,承担了15个中药材《欧洲药典》植物专论研究工作,其中,蓼大青叶、水红花子、虎杖、鱼腥草、泽兰5个品种已顺利载入《欧洲药典》,蓼大青叶成为我国参与研究的首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中药材品种。


  为持续加强与国际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扬子江药业集团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力度,与中国药科大学探索共建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共建“大健康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开展定制化高端培训,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为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理念贡献力量。(郑建玲 本报记者 何可)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