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完美闭幕。开幕式上的迎客相见,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中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在这背后,中国电气装备心系“国之大者”,以最高标准、最强组织、最严要求、最实措施、最佳状态,助力科技冬奥、绿色冬奥、安全冬奥,作为另外一支“国家队”打满全场,在不同赛道上共创拼搏精彩……
科技赋能智慧冬奥
科技,绘就了北京冬奥的底色。在服务冬奥配套工程建设中,中国电气装备坚持创新驱动,解决多项技术难题,科技赋能智慧冬奥,也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走出了一条全新实践之路。
太锡铁路太崇(太子城至崇礼)段作为本次冬奥的配套工程,中国电气装备为该工程提供了高品质铁路信号电缆等产品。针对当地冬季经常零下30度的严寒天气,中国电气装备通过对原材料和配方比例进行特殊设计,不仅保证了电缆耐低温、防腐蚀、防开裂,耐受最低温达到了-40℃,而且将阻燃C类电缆产品成束燃烧的炭化高度由标准要求的2.5m突破性降低至不超过0.5m,电缆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同时,还为张家口赛区临电服务提供了高耐寒、耐高落差、高阻燃的10千伏电缆,以及性能优越、低碳环保的电缆附件材料,兼具智能监测报警和平台系统功能。
针对冬奥专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中国电气装备从多端互联、群控变流、高效充电、协调控制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集“发充储放”于一体的交直流混合供电充电站能量融合关键技术,支撑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装置、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之间能量的互动融合和优化调配。该司在冬奥会张家口市崇礼城区的崇礼南交通枢纽站P+R停车场建设1座“发充储放”电动汽车示范充电站,可保证电动大巴车或乘用车同时充电。
不仅如此,中国电气装备还根据冬奥会场馆供电可靠性要求高、负荷多、环境温度低等要求,成功研制了预装式变电站,实现了故障隔离和不间断供电功能,确保了高海拔、超低温环境下的稳定及高效供电。
助力100%绿色冬奥
“绿色”是北京冬奥会办奥理念之首。中国电气装备勇担大国重器使命,先后为绿色电源提供了风电机组设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等,为张北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供关键成套装备,助力本届冬奥会100%绿电送出。在广袤的张北草原上,中国电气装备制造的一片片风电机组高高耸立,随着风机慢慢转动,草原的风正变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并入电网。
北京首钢园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首钢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建设的光储微电网一体化工程,采用了中国电气装备自主研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该中心中心的清洁供电。中国电气装备还同步提供了应急备用与紧急保障。
中国电气装备作为我国输配电行业的排头兵,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提供了换流变压器、电抗器、柔性直流换流阀等多项成套关键装备,供货产品涵盖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和延庆四个换流站,破解诸多世界难题,不仅照亮了每一个奥运场馆贡献了坚实力量,也推动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创新,助力国家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绿电送得出,更要送得稳。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连接张北柔直工程,就像一个“充电宝”,可以调节过剩或随机波动的新能源电能,保证电网稳定向冬奥场馆输送绿色电能。中国电气装备为该工程提供了抽水蓄能用变压器及铁塔,承担了电站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电站的透明化和精益化管理,为电站数字化建设、无人/少人值守提供了信息化、数字化保障,助力绿电顺利稳定送出。
保电护航安全冬奥
办好北京冬奥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中国电气装备加强冬奥保电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北京冬奥会供电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保电小组,制定冬奥期间应急保电预案,选配精兵强将,明确保电工作原则、指挥程序、通讯保障、设施设备保障等,配备应急保障车辆、应急抢修所需的各类设备和电力抢险物资,售后服务用车24小时待命,保证抢修人员及时赶到抢修现场,切实做好电力安全保障。
中国电气装备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电服务服务商,全力保障了云顶滑雪公园、山地新闻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9个场馆临时电力供应。前期已顺利完成预装式变电站、电缆、低压配电箱等设备的供货安装任务。为此,中国电气装备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与北京冬奥会党员突击队。相关参与保电人员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完成高强度的巡视任务等各项工作,成为风雪中的保电铁军,为各项赛事顺利举办贡献了力量。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中国电气装备还针对冬奥保电任务成立了多个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先锋队,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周密部署保电任务计划,对7座500千伏变电站开展联合巡视检查,并针对性储备备件及专用工装器具,建立应急物资“绿色通道”机制,确保应急抢修物资、人员协调和处置高效有序进行。全力确保所有在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更为确保冬奥会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贡献了央企力量。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