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长客:大国工匠铸造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18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飞驰在神州大地的高速铁路列车实现了由“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而托起这段伟大跨越的除了不断创新的技术,还有一批“工人院士”的凝心聚力。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来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长客”),与这些大国工匠们来了场面对面的交流。


  我国高速动车组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和稳定性“奔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转向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李万君恰是工作在转向架焊接岗位上。2015年,以李万君为主的攻关团队,开展复兴号动车组试制工作,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成功突破了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等多项技术难题,保证了复兴号的如期生产。2017年,李万君带领工作室团队,试制生产了4个美国纽约地铁转向架,并通过美国焊接专家的认证。2018年6月,中车长客成为我国首家成功拿到美国纽约地铁转向架生产资质的企业。


  “刚开始外国同行不愿意告诉,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只能通过摸索和创新来克服困难。像这种创新,在我们高铁生产过程中,可以说经常遇见,尤其是2017年我们给美国纽约地铁生产转向架的时候,由于美国标准非常严苛,仅检测项目就130多项。当时我们就有一个转向架两个部位都不合格。我和团队连夜研究,终于把问题攻关下来。”李万君向记者讲述道。


  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李万君曾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37项获得国家专利,代表了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如今,中车长客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万君常说,打造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需要千百万个优秀技能人才。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编制教材、承担培训任务,创造了400余名新工全部提前半年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作为第一代高铁工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带领团队再创辉煌,为中国梦加速。”李万君由衷地说。


  调试是高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同时也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一。经过不断刻苦钻研,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罗昭强成为公司4000多台套国际一流制造装备的“全科医生”——别人修不了的设备故障、治不好的机器重症,只要他出手就会迎刃而解。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西门子、施耐德等先进控制系统的编程原理,考取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专文凭,甚至还“跨厂拜师”学习实践最新的自动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罗昭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高铁工人院士”。(记者钟源)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