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汽车品牌塑造的必经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07





  苏伊士运河上,一搜搁浅的巨轮,也可以让千里外芯片危机中的汽车业雪上加霜。看似成熟的汽车产业再次展示出脆弱的一面。


  越是动荡,品牌的价值就愈加闪耀。在疫情中,豪华品牌的逆市上扬坚定了车企在新一轮的车企竞赛的决心,将品牌塑造推向战场第一线。这注定是一场漫长且惨烈的战斗,有人暂握优势,有人含恨失败,更多人仍在探索中前行。


  一、品牌塑造,他们暂时成功了


  1、自带流量的特斯拉


  写作"Tesla",读作"未来"。说到特斯拉就不得不提到马斯克,毫无疑问,埃隆·马斯克是个牛人。他不但有在线支付服务Paypal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成功经历,而且善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一次又一次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一步一步付诸实现,狠狠打了嘲讽者的脸。马斯克就是这样,成为了特斯拉最强的代言人:坐拥4500万推特粉丝,甚至仅凭一条推文就蒸发掉公司140亿市值。

20210507191723648.jpg

  "载人火箭都上天了,还做不好电动车吗?"个人魅力与成功经历完美融合,特斯拉未来、高端、科技品牌形象的树立,显得那样的顺理成章。


  2、"洗脑"车主的蔚来


  NIO Day 2020前,一位深圳蔚来车主自掏腰包将自己的蔚来ES8远程托运到成都,用于在酒店、会场和机场之间接送参会的活动嘉宾,全程免费、不求任何回报。这是蔚来狂热粉丝对这家公司忠诚度体现的冰山一角。

20210507191805620.jpg

  "自掏腰包""车主志愿者"这样的景观也许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拥有这些狂热的粉丝,是对蔚来独树一帜的服务理念和强大的用户运营体系最好的褒奖。但随之带来的巨大成本,以及卖一辆亏一辆的现实,也就注定这样的模式不可能被多数车企所效仿。


  3、只闻其名未见其车的"新势力"


  苹果、索尼、小米、华为、百度、阿里、腾讯……这不是某个科技论坛或互联网大会,当这些企业出现在一起时,共同指向了一个关键词--汽车。


  放眼国内,乃至全球市场,智能电动汽车无疑已经成为未来发展之大势。前有无数新势力用"牺牲"铺成的前车之鉴,后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销量和口碑上的双丰收,一众科技大佬的入局时机已然成熟。

20210507191825438.jpg

  于是乎,未见其车已闻其名,这些极具知名度科技企业的"被造车"恰恰体现着相当一部分公众对汽车的认知,正在由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终端。汽车的上市就像新品手机发布那样值得期待。


  二、传统车企不甘落后


  纵观这些成功塑造品牌的车企,或有创始人的BUFF加持、或是有代价高昂的全新理念、亦或是跨界企业自带的科技属性。这些例子在传统车企面前,似乎并不适用。如何破局?传统车企们给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向上,定位高端打造豪华。


  红旗品牌一马当先,凭借"共和国之子""领导人座驾"的标签,红旗品牌的起点略胜一筹,依托正确的决策,红旗也终于在近两年重新飘扬。成功跻身二线豪华品牌前列,着实让其他车企羡慕不已。

20210507191848184.jpg

  不破不立,脱离老品牌打造全新高端子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可能就在眼前。民营企业抢先一步,吉利的领克和长城的WEY证明了此法的可行。北汽ARCFOX、东风岚图、上汽智己……2020智能汽车元年前后,老牌国企央企们也终于行动起来。

20210507191905184.jpg

  智能电动化的到来,是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契机。跨领域合作,跨国家合资,成立新的高端品牌,不论哪种形式,传统车企的目标很明确--提升品牌,重塑价值。


  三、品牌塑造的向上之路需要大刀阔斧


  1、拒绝"换汤不换药",着力打造产品力


  归根结底,汽车是一款特殊的工业产品,,产品力的打造自然是重中之重。但从目前来看,新品牌、新技术、新产品还是没能摆脱老体系、老理念、老设计。


  "换壳换标"的印象一旦形成,想要逆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特别是高端车型针对的是所谓高净值客户,他们的需求会更加复杂多变,同时也更加敏感。纵使自主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有着飞跃式的提升,但母品牌低价的印象在消费者印象中根深蒂固,强行绑定或者借势只会适得其反。割舍的勇气和重塑的自信,在品牌打造的路上至关重要。


  2、用户维系至关重要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也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意味着,汽车行业正在从产品竞争升级为服务竞争,传统车企受限于经销商体系,缺乏与用户直接联系的现状已经改变。车企正通过各类途径,将用户从"听众"进化为"参与者"。可以说,谁掌握了用户,谁就获得市场份额,谁打动了更多用户,谁就收获成功。

20210507191939184.jpg

  3、品牌营销一锤定音


  构建良好的用户关系,是车企品牌营销的重要突破口。


  不管目标是Z世代,还是中年二孩家庭,都需要精准定位的营销策略。这也是为什么,车企喜欢用音乐节拉近车迷与歌迷的距离;用潮品联名、明星代言抓住年轻人的眼球;用赛道激情、性能测试让硬核车主热血沸腾。完美的营销,在品牌塑造中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新兴势力品牌优胜劣汰加剧,BBA传统豪华品牌电动化布局拓宽,数家科技企业宣布造车,留给民族车企试错的机会似乎更少了。


  品牌的塑造势必是一场持久战,品牌向上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转变思路、进化体系,民族车企想要实现逆风翻盘,必要攻坚克难。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自身的硬实力,更需要全行业的合力。为响应"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号召,在民族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环节充分展现央企担当、央企作为、央企力量,中汽中心决定在今年推出"民族汽车品牌向上"计划。


  "民族汽车品牌向上"计划自去年7月开始筹划,先后展开了多轮调研和研讨,形成了一个集结多方参与,融合多维度指标的可量化、可监控、可循环的体系框架。该计划将在多个国家部委的指导下,联合众多行业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及媒体资源,发挥各大组织机构的作用,共同构建品牌向上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汽车品牌与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民族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